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评论:透视台湾“卡债风暴”(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15:12 中国台湾网

  在企业金融业务减少的情况下,台湾银行纷纷通过大量发行各种信用卡与现金卡扩大业务,结果是发卡量迅速增加。许多持卡人透支消费,在经济大环境不佳、收入无法增长的背景下,负债累累,无法偿还,形成一个庞大的欠债群体“卡奴”。银行为了生存与利益,通过各种合法与非法方式讨债,结果让许多“卡奴”陷于困境,出现一股因卡债而走上绝路的自杀风潮,引起全社会对“卡奴”问题的关注。不仅如此,卡债的负面影响开始向经济面延伸。若处理不好,不仅会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而且可能引发一场新的金融危机。

  银行疯狂发卡

  岛内银行众多,竞争激烈。特别是由于岛内企业大量转移海外尤其是大陆,但受制于当局政策,银行无法到大陆发展,结果是企业金融业务减少,逐渐转向消费金融业务尤其是高利息的信用卡消费金融业务。为争夺这块市场,台湾许多银行纷纷发行种种信用卡与现金卡,而且以各种优惠方式推销,诸如采取“红利积点”、“刷卡、办卡”送礼品,购物送信用卡等方式,鼓励客户使用信用卡、现金卡,鼓励透支消费。

  结果是,信用卡、现金卡发行量暴增。90年代初,台湾信用卡并不普遍,到2000年信用卡与现金卡也只有1830万张。然而,此后,迅速增加,到2005年底,台湾金融机构共发行各种金融卡1.3亿多张。其中,2004年6月到2005年12月底,台湾金融机构共发出了1732万张新的信用卡,目前(2006年初)台湾市场上流通的信用卡达4511万张,平均台湾2300万人每人两张卡。信用卡循环使用卡余额近5000亿元新台币(下同)。

  现金卡是一种更具风险的金融卡,在市场上的出现只有五年时间。2000年,台湾万泰银行发行“乔治玛莉现金卡”,现金卡首次在台湾金融消费市场出现,造成一股旋风,让在台湾并不知名的万泰银行打响名号,业绩迅速好转,次年便由上年严重亏损转为14亿元新台币的盈利,相当于该现金卡带来50亿元的获利。此举引发台湾银行的现金卡风潮。台新银行、中信银行、大众银行与中华银行等纷纷大量发行现金卡,于是各种信用卡与现金卡成为当今台湾消费金融最流行的支付手段。

  五十余万“卡奴”大军

  信用卡、现金卡的大流行,造就了一批负债沉重的“卡奴”大军。“卡奴”是对持有信用卡与现金卡而负债累累的持卡者一种形象的称呼,就像目前北京出现的“房奴”一样,借巨款购房,不仅没有得到购房所获得的欢乐,反而成为房子的奴隶,努力工作争钱只为支付沉重的房贷。“卡奴”已成为当今台湾社会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而且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目前台湾有多少卡奴?没有定论。台湾“经建会”官员表示,目前卡债族约有50万到60万人;“金管会”统计有52万“卡奴”。学者估计,台湾有70万卡债族,平均每人负债190万元,有人更估计全岛有95万个家庭笼罩在卡债阴影中。显然官方的数字偏低,对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依统计,双卡授信余额7800亿元,平均每人欠债33万元。其中80%欠债在50万元以下。

  在台湾,不仅穷人卡债问题严重,有钱人拖欠卡债问题也一样严重。据台湾银行公会统计,欠卡债务超过300万元的高额卡族有632人,其中多数人持有白金卡、无限卡(世界卡)等贵族卡,而这些持卡人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群体,但他们的债务超过20亿元。

  台湾民众使用信用卡与现金卡情况普遍。调查发现,信用卡持有者,每四人就有一人用过循环信用;现金卡持有者,每三人就有一人曾动用。

  卡债增加的原因众多。调查发现,62%的人认为是过度消费造成的,其中39%承认是因消费太冲动或慷慨而欠下卡债;因创业或经商周转需要透支而欠债的比率为29%;因家庭变故或失业等生活困难因起的合计也占29%。就是说超前消费、盲目消费是卡债出现的主因,经商周转与生活困难也是重要原因。

  “卡债”成为压跨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年来,台湾经济不太景气,工资不涨甚至还有所下降,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台湾贫穷人口有所增加,目前超过21万人。许多家庭,尽管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贫穷人口”,但也是收入较低的家庭。目前台湾失业人口达40多万人,失业所涉及的总人口近一百万。在一项民意调查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自认贫穷。最新调查显示,台湾有14万中小学生缴不起午餐费,突显了在台湾人均GDP15000美元的背景下,新穷困问题再次突显,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卡债”便成为压跨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来源:华夏经纬网;作者:吴南平)

  编辑:季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