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上调重在导向作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9:17 扬子晚报 | |||||||||
央行此次提高贷款利率和上周统计局对今年一季度超预期的GDP增长率的担忧是一致的,同时也呼应了3月份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增长目标。 上周四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2%,同时投资增长高达27.7%。而为了由高污染、高能耗的增长转变为“稳健型”和“绿色”增长,在今年3月份的“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左右。由
本来国内贷款利率已经放开,提高0.27个百分点对紧缩信贷的作用不大,但这个小的调整,导向作用却很大。因为调整的是贷款利率,预示着货币政策开始紧缩,以抑制投资和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并且也会鼓励更多的钱留在本土市场而不是投资到海外市场。如果要论加息效果的话,笔者认为其直接效果并不十分乐观。 从2004年10月加息来看,对房地产等固定投资的抑制作用不大,反而是一些具体的,如期房限转等政策对其影响最大。类似地,是限制性贷款政策对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如钢铁企业)起到了抑制作用,而不是加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加息力度不够,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而言,利息成本几乎没有被放在心上。 但央行的举动却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开始时对宏观调控的把握不大,只能采取这种缓慢谨慎举措来试探市场的反应,以决定下一步的调控行动。但如果二季度增长率仍然偏高的话,类似于2004年,针对一些过热行业,估计会有更为严厉的措施出台。另外,从银行的角度看,贷款利率提高后,其放贷的热情会更高,因此,估计央行还会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以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回顾近10年来人民币贷款利率调整历史可以发现,这是10年来第二次提高贷款利率。为了抑制上世纪90年代初的地产投资泡沫,贷款利率曾经一度维持在10%以上,但滞后的过度紧缩给银行留下了大量的呆坏账。随后的10年一直到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一直处于下调之中。一般而言,如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畅的话,加息对经济的影响会3-6个月以后显现。但在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情况下,仅仅加息无法抑制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冲动,因此,如果要避免地产等投资泡沫历史重演,还需要具体的配套措施。 在加息公布时,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斯麦吉正在谈论中国的利率仍然太低。受这两个消息影响,日元和欧元走高,而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走低。说明国际市场认为一方面人民币可能会继续加息,而这明显会增加人民币的吸引力,带来升值压力;另一方面,紧缩政策可能打击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对基本金属的需求。纯粹从投资的角度看,后期的风险仍然是继续紧缩和部分行业需求受到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