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蚕茧价格爬上新高 今春一张蚕种难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5:19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吴志远、通讯员江绣屏、实习生谢先哲)这些天,罗田县白庙河乡农民黄义芳有些烦恼:今年想扩大养蚕规模,却发现蚕种特别俏,价格涨了还很难买到。

  昨日从全省蚕桑生产会议上传来消息,今年我省预计需要蚕种32万张,但目前能够提供的不到30万张。省农业厅经作站站长李传友说,蚕种难求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蚕茧价
格猛涨。去年,蚕茧价格创历史新高,平均价格每50公斤卖到了830元,比上年的660元提高了25.76%,比最高的2001年还高出10.67%。

  蚕茧高价位运行,直接受益的是蚕农。黄义芳家的5亩桑园,去年产茧600多公斤,收入过万元。全省全年蚕茧产量10500吨,产值达到2.34亿元。

  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鄂东、鄂北、鄂西南三大产区,蚕茧产量都在150万公斤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今年,省政府明确表示,将蚕桑产业纳入我省农业特色板块扶持范围。全年计划生产蚕茧1.3万吨,实现蚕茧收入3亿元。

  机遇就在眼前

  记者吴志远 通讯员李传友 江绣屏 实习生谢先哲

  “经过长时期低迷和徘徊之后,我省的蚕桑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十一五’期间,将是湖北蚕桑产业强劲恢复,上规模、上质量、增效益、做大做强的关键时期。”

  日前,省农业厅调查组对我省蚕桑主产区进行深入调研后,在给省委、省政府的报告中得出上述结论。近几年,国际国内茧丝绸行情持续转暖,茧价持续高位运行,使这个传统产业再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调查组认为,摆在面前的机遇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行情良好。随着我国丝绸对外贸易配额取消,国内丝绸消费不断扩大,出现了生丝出口价格、生丝内销价格和干鲜茧价格同步提高的良好局面。业内专家分析,今年蚕茧收购价格将持续在20元/公斤左右的高价位运行,并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十一五”期间茧丝绸产业行情将保持稳健状态,出口贸易有所扩大,国内消费明显增加。

  产业运行质效明显提高。2005年,黄冈市蚕茧总产量900万公斤,销售收入近1.5亿元,15万户蚕农户均增收1000元。1亩桑园纯收入900元左右,比粮油作物亩均纯收入高出380元左右。当年,该市茧丝绸加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完成税收2100万元。

  养蚕分布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一批规模大、集中度高、比较效益好、规模发展潜力大的蚕茧产业带(区)已经初步形成,即:鄂东产区,包括麻城、罗田、英山等县市;鄂北产区的南漳县、保康县;鄂西南产区,包括远安、点军等县区。三大产区每个县市桑园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蚕茧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蚕业产业化经营开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十五”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内连养蚕农户、外接消费市场的蚕桑产业化龙头企业,如罗田县润丰茧丝有限责任公司、英山湖北梦丝家绿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等。我省传统养蚕业开始由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走上现代集约化经营的轨道。

  蚕业科技进步有新突破。“十五”期间,我省先后选育出夏秋蚕新品种“新华×九雪”、“895×892”,获得2005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技术应用面达到40%以上,家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速度加快。新品种的应用和新技术的推广,提升了蚕桑行业整体水平。

  做大蚕桑产业需过四道坎

  记者吴志远 通讯员李传友 江绣屏 实习生谢先哲

  我省是全国蚕业区划确定的蚕桑生产最适宜区,历史上的荆州缎、天门绢、沔阳丝、远安垭丝、当阳溶丝久负盛名,行销国内外。

  但省农业厅研究经济作物的专家提出,要实现昔日辉煌,还得过“四道坎”:

  企业垄断经营,变相压价收购。蚕茧仍属没有完全放开经营的农产品,不能自由贸易,导致部分收购企业垄断经营,变相压价收购。2005年全国蚕茧收购价格排行,在10个重点产区中我省倒数第一。在鄂东,茧价虽逐年提高,去年达到16.2元/公斤,但与全国茧价19.52元/公斤平均水平相比低17%,蚕农因此减收近3000万元。

  栽桑养蚕的劳动力紧张,科技推广有盲点。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近年农村劳力转向城镇务工,从事栽桑养蚕的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较低。乡村蚕桑技术员取消后,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比较难。蚕种和桑树品种老化,生产性状不良。现养品种仍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推出的,使用时间已长达20多年,种性保持难度大,生理性状出现退化,抗逆性减弱,经济性状不稳定,生产效益不理想。

  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原料供应严重不足。黄冈市现有蚕茧加工企业15家,但没有一家产值过亿元。该市现有缫丝能力2.5万绪,全年需要干茧900万至1000万公斤,折合鲜茧2250万公斤以上,目前鲜茧生产量只有900万公斤,每年要从广西、安徽、山东等地采购50万公斤以上干茧。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建议,应放开蚕茧经营市场,打破垄断,以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保护蚕农利益。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推行公司+蚕农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减少市场风险。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主产区的蚕桑发展,实行政策倾斜,给予项目支持。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