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冰箱功能回归引发保鲜技术升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09: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4月22日,以“保鲜冰箱引领消费市场回归”为主题的2006年冰箱市场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保鲜冰箱的快速发展源于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并将成为冰箱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市场机遇,国产品牌如果在冰箱的保鲜技术上有所突破,便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保鲜冰箱主导市场

  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7座城市消费者的跟踪调查发现,2006年在六大类影响冰箱购买因素中,冰箱的保鲜功能已替代节能,上升为居民购买时的首要关注点。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陈钢指出,自2002年以来,国内冰箱市场的销售量一直在1000万台的规模上徘徊,年增长率在5%左右,处于一个平稳发展期。在整个市场

蛋糕没有扩大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提高冰箱的附加功能上。过去,冰箱只是作为延长食物保质期的低温保存设备。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冰箱功能的需求在经历了从“无氟”、“省电”到“杀菌”的过程后,对“保鲜”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并成为当下冰箱市场的主旋律。

  “新鲜”生活来自保鲜

  在家电卖场可以看到,众多冰箱品牌都在大做保鲜宣传,如“0℃保鲜”、“维他保鲜”、“原味保鲜”、“维C保鲜”、“杀菌保鲜”等等。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副教授何梅介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但是只有在新鲜的蔬菜水果中,这些营养成分含量才很高,同时更易于人体吸收,因此蔬菜水果保鲜就必须做到接近或保持采摘时的物理状态,保证色泽、质地、风味、成分等不变。

  如何使放在冰箱里的果蔬保持新鲜度呢?TCL利用原生态保鲜技术,在冰箱内创制出适合食物保鲜的自然环境,实现了冰箱保鲜技术的一次大飞跃。据TCL白家电市场部部长蔡忆昕介绍,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一直是TCL坚持的战略,经过8年的努力,TCL冰箱已拥有近百项发明专利。TCL原生态保鲜技术是通过对冰箱保鲜需求进行专项信息搜集和跟踪调查后,将多种学科知识与东芝先进的保鲜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原生态”本意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它是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即物质的初始形态。TCL原生态冰箱保鲜原理就是通过模拟食物“出生地”生态环境,通过综合技术保持食物采摘时的物理特性,来达到保鲜。

  整合技术集中优势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冰箱保鲜储藏基本有3种方法:温度保鲜、气调保鲜储藏、物理保鲜储藏。从市场主流冰箱品牌来看,应用最广泛的食物的保鲜技术是温度保鲜,如西门子、伊莱克斯、LG等都属于温度保鲜。今年以来,物理杀菌保鲜技术也受到了海尔、新飞等冰箱企业的重视。

  创新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持。中国家电研究院院长助理吴尚杰指出,保鲜作为冰箱防腐功能的深化功能,任何一种保鲜措施都有不足之处,要实现真正的保鲜,必须采用综合保鲜技术,解决各功能之间的兼容性和均衡性的问题,才能达到优势互补。

  据了解,现在多数冰箱厂家还是采用单一保鲜功能。专家认为,冰箱保鲜的关键不在于概念的包装,其本质内涵还得源自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突破,而TCL原生态保鲜冰箱则是集合了原生态零下7摄氏度、原生态全温域、原生态还原控制器、原生态养鲜板、原生态视窗五大技术,这类产品在目前市场上还不多。TCL创新推出的“原生态保鲜”冰箱共有铂金、彩虹等系列50余款产品,目前在全国大中城市已经上市。

  TCL借保鲜撬动市场

  据TCL白家电事业部副总经理田显斌介绍,近几年来,TCL白家电事业部潜心研发,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开发了数字视窗触摸屏、智能变频四温区等技术,继去年推出纳米酶保鲜技术后,今年又推出了采用“原生态”保鲜技术的新款冰箱,技术创新将带动TCL白家电高速发展。

  据了解,TCL白电从2004年OEM开始转变为ODM开发,随着2005年一系列合作、并购的顺利实施,华东、华北基地的整合完毕,特别是与东芝冰箱的合作,实现了TCL白电研发生产全面升级,3年三大步为TCL白家电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2006年,TCL集团在经过大规模内部整合后,冰洗产业成为TCL集团4个核心产业之一。今年,TCL冰箱将以高端保鲜技术为依托,开始全面出击一级市场。

  专家指出,冰箱市场的这一变化,会给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的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在新一轮竞争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

作者:王杨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