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玻璃门” 助推民企健康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11:12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据《人民日报》4月17日报道,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颁布一年后,民营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好转,但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尤其在行业准入上,理论上敞开了大门,然而中间还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人仍然被“玻璃门”挡着,进不去。 无论是对税收的贡献,还是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民营经济自身迅速发展壮大的事实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某些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可以向外商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但对民营企业却设置准入门槛,这无疑阻碍着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关专家指出,“玻璃门”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传统观念制约、心理顾虑四个因素。一些垄断行业不愿意放弃垄断地位和特殊利益,排挤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一些地方怕影响地方GDP的增长,担心外来非公经济占领本地市场;某些重要行业认为国内民营企业规模小、资本不足、管理不规范,不愿接纳民营企业,只向境外大企业开放。 确实,民营企业本身还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限制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机会。各地必须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尽快打破限制民营企业的潜在“玻璃门”,让民营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不断修正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实力。郭振纲 (夏天/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