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期货公司:欲借股指期货打“翻身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09:14 中国经济时报

  ■实习生袁冲

  “股指期货越来越近,对期货公司来讲是打翻身仗的最好时机。”北京期货商会秘书长苏英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期货公司大都规模比较小,生存艰难,而且期货行业又是长期亏损。股指期货将给期货公司带来做大做强的最好机遇,但同时也将是期货公司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期货公司的“翻身”良机?

  “股指期货佣金对期货公司来说是一块宝贵的‘蛋糕’。”苏英告诉本报记者,虽然目前对券商是否参加股指期货经纪业务尚无定论,但期货公司行业却不愿与他人分享,而市场流传的说法也对期货公司非常有利。

  “目前流行的说法是期货公司作为会员,证券公司以自营身份参加股指期货,并可能引入券商IB制度。”泰阳期货研发部的刘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公司资产、治理结构、人才储备、客户流量等指标上看,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北京首创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刘志忠则认为,“期货只能做期货经纪,不能代理证券,如果再和券商分享会员资格,利益分配上不平衡。”

  “最主要的是现有的期货公司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磨砺和考验,积累了丰富的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经验,积累了从事期货业务的管理能力,同时也积累了期货管理人才。”苏英这样表示。她还说,由独立的专业期货经纪公司作为主体,符合市场运行隔离风险的原则和要求,与我国现有市场结构相适应,这样做,对市场来讲是最稳妥的。

  刘勤则同时也对期货公司的现状表示担忧。他说:“证券公司一个营业部的客户量甚至超过一家普通期货公司的客户量。这就造成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在管理水平上的巨大差距。为几千客户服务和为几万甚至几十万客户服务,它所要求的管理水平有质的区别,股指期货客观上对期货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金鹏期货董事长常清在接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国外情况来看,主要是期货公司参与股指期货的经纪业务。证券公司虽然规模大、人才多,但是股指期货的经纪业务和证券的经纪业务在法规、内部运行规则都有很大的不同。证券公司人才多,但是期货专门人才缺少。而且期货公司80%是民营企业,有着严格的责任制,运行纪录良好。”

  证券公司却并不只想做股指期货自营。招商证券研究员季伟对本报记者说:“证券公司以前也曾参与过国债期货的交易,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期货公司在期货风险控制方面确实有优势,但券商在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方面比期货公司更具有优势。况且证券公司对股指的研究更深入,在指数的运用、投资组合的管理、资产配置管理以及如何控制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具有优势。何况证券公司从2000年以来就一直在研究金融衍生品。”

  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匮乏

  “我认为期货行业最严峻的问题是人才的匮乏。”苏英说,“由于期货行业长期处于艰难的经营环境下,期货公司也比较弱小,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地区期货机构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从业人员的45%;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仅占到从业人员的17%。这只是从数据上看,实际情况看差距也是存在的。可以说,目前期货公司人才的现状与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她表示,期货商会将组织高管人员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以提高管理层的理论素质和管理能力。

  随着股指期货临近,券商并购期货公司的消息不断传出。“券商并购期货公司可以预见会越来越多。”刘勤这样表示。刘志忠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他认为,券商入股期货公司就是瞄准了股指期货这块大蛋糕,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这种趋势有可能加速。很多中小期货公司在竞争中,面临客户流失、资产减少的情况,现在有消息说50家期货公司可以经营股指期货,这样小规模期货公司处境就非常困难,他们也倾向于被大的券商入股,因为客户会倾向于选择实力雄厚的经纪商。

  关于券商的持股比例问题此前的规定是券商持股不得超过49%,现在市场上又有进一步降低持股比例的说法。金鹏期货董事长常清认为:“从防止证券公司一股独大来说,限制入股份额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要的是要建立市场化操作规范。”他说,由于政策干预过深,期货公司现在还没有按照市场方式运作,不论从待遇还是行业前景都留不住人才。

  股指期货还有多远

  “股指期货推出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刘勤告诉记者。他分析,促进股指期货加快推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加坡交易将于今年9月推出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并早在2月27日就结束向其会员公开征询对该A股指数期货品种交易规则初稿的书面意见阶段。刘勤说:“这对国内来说是一个压力,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新加坡推出中国A股指数并逐渐形成规模,我们再想夺回客户是非常困难的。”第二个压力就是机构规避风险的强烈需求。

  “现在沪深300呼声很高,股指期货的标的股指应该跨越沪深两地。” 刘志忠对记者说,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目前还在筹建中,领导班子也没有确定下来,推出股指期货还要看中国整个金融创新的步伐,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进度。招商证券研究员季伟也认为:“要设计一个新的指数作为股指期货标的。” 目前,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市值超过70%。刘志忠认为,“股改解决了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创造出一个比较公平的环境,这是股指期货推出的大前提。”对此,刘勤也表示,“不论股改还是新老划断都是手段,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股市环境,建立一个具有合理推出机制、高效的

股票市场。如果这样的制度性风险不解决,即使推出股指期货也难有作为。”他还预测说:“明年年底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能性比较大。”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