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水患:“环洞庭湖经济圈”崛起之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晓红

  “湖南最大的省情是水情。水患一直是湖南的最大心患,也是困扰‘环洞庭湖经济圈’崛起的首要因素。位于‘环洞庭湖经济圈’腹心地带的沅江市曾在1996年的特大洪灾中‘十垸九溃’,全市25个乡镇(场)、45.5万人遭受水灾,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6亿元。如果按照1996年溃垸前一年沅江财政收入计算,这样的损失相当于让沅江倒退了将近
70年。”近日,中共沅江市委书记陈冬贵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如今,“崛起”大潮涌动三湘,“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崛起与突围已箭在弦上。如何治理水患、开发洞庭湖、助推“环洞庭湖经济圈”崛起已迫在眉睫。

  水患严重制约“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崛起

  洞庭湖跨湘鄂两省,现有天然湖泊2625平方公里,洪道面积101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达3018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九分之一。因为水多,洞庭湖俗称“水窝子”,每年夏秋汛期,洞庭湖蓄积着几十亿立方米甚至几百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环洞庭湖经济圈”内的岳阳、益阳、常德三市就分别位于“水窝子”的东、南、西经济带。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湖区采访时获悉,“先淤后围,先围后垦”,已导致洞庭湖严重萎缩,每年都有近1亿立方米的泥沙淤积在洞庭湖。1949年,湖面积减为4350平方公里,此后,湖面积进一步缩小。昔日八百里洞庭的大湖景观,已被大片堤垸林立的平原分割成目平(西洞庭)、南洞庭和东洞庭三个由洪道相连的湖泊。本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的洞庭湖,如今在面积上已退居第二。随着洞庭湖调蓄功能的减弱,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快:唐代18年一次,宋代、元代6年一次,明代、清代4至5年一次,1990年代3年两次,而最近出现的四次大洪水的最高洪峰水位大大超过1954年34.55米的纪录。2001年,朱镕基考察湖南时写下了“浩浩汤汤何日现,葱茏不见梦难圆”的诗句,表达了“八百里洞庭今何在”的遗憾心情。

  多年潜心于洞庭湖研究的湖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巡视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郭辉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洞庭湖由于湖床的不断提高,水域面积与容积锐减,蓄洪能力也随之急剧降低。每到大汛之时,洞庭湖区便长时间处于高洪水位的威胁之下,增大了溃垸成灾的几率,出现“降水不多灾害大,来水不多洪峰高”的危险局面。1998年城陵矶最大出湖水量比1954年少得多,而水位却比1954年高出1.39米。如果遇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水患已严重制约了“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崛起。记者从湖南省统计局获悉,“环洞庭湖经济圈”内的常德、益阳、岳阳三个市2005年GDP的总量为1549亿元,财政总收入为91.18亿元;而长沙市2005年的GDP总量就有1519.9亿元,财政总收入已突破130亿元大关,常德、益阳、岳阳三个市的GDP总量比长沙仅多出29.1亿元,财政总收入却比长沙市要少40多个亿,但常德、益阳、岳阳三市的人口有1600多万,长沙市人口只有600多万,三市人口之和是长沙的近三倍。

  治水思路

  从人水相争转为人水和谐相处

  “洞庭湖治水思路要从人水相争转为人水和谐相处;从单纯加高加固防洪大堤‘堵’的传统方法,转为实施以疏导为主的综合治理上来。水患不治理好,洞庭湖不治理好,常德、益阳、岳阳三市不走经济一体化、区域协作道路的话,差距会拉得更大,环洞庭湖经济圈必须放在湖南崛起中部的经济大格局中来谋划和加快发展。”湖南商学院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谢茂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郭辉东教授表示,要治理建设好洞庭湖,加快环洞庭湖经济圈发展,首先要把治山、治水、治湖、治江、治库结合起来,从湖区、水系和长江干流三个方面采取根治水患的措施,上游要加强水土保持,中游要梯级建库拦洪,下游要清淤、疏浚、固堤。

  其次,洞庭湖区的建设,必须从与水争地转向主动退让与水和谐相处,保持湖区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湖区的产业结构、水陆交通和城乡建设应当具有水乡特色。湖区的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按照湖区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依靠现代生物技术,用物质能量大循环的观点指导湖区湿地经济开发,形成各种物质投入和水、土、光、气、热资源的科学配置,加速发展具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农业,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翔认为,退田还湖和平垸行洪是治理水患的重中之重,同时要站在全球的高度看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发展。

  第一,积极主动地打开江河湖泊的大门,加大流域的开放开发力度,能迅速提高流域内的生产力水平,改变流域内的经济社会面貌,优化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对振兴流域乃至全国经济有很大作用。

  第二,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综合利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突出发展水运、水电,配合火电、核电,优先发展化学工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发电、防洪、航运、旅游四项主要效益已达几百亿美元,相当于政府拨款的6.5倍。

  第三,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流域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区域、部门之间矛盾多,条块分割严重。解决途径之一是通过立法来解决矛盾。途径之二是建立既具有管理协调性,又具有实体性的流域管理机构。

  第四,流域的现代开发开放应注意整体性和关联性,赢得最大的整体效益。在着眼于整体开发的前提下,应根据各区段要素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建立起各具特色、整体优化的经济体系。

  第五,重视规划中多方案科学论证,确保开发决策正确,措施得当。流域开发规模大,影响深远,许多重大项目是涉及资源、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百年大计,处理不当往往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的部署,在湖区大规模开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几年来,湖南在中央的支持下,投入资金120多亿元,让50多万人搬离洪水易入侵的垸子,将属于湖泊的地方“物归原主”。同时,在湖区周围和四水上游封山植树、退耕还林、保持水土。大治理带来大变化。目前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已出现历史性转折,开始重现大泽景观。洞庭湖面积扩大779平方公里,增加洪水调蓄能力30多亿立方米。如今,湖区人民正在实施“4350”工程,即恢复洞庭湖新中国成立初期4350平方公里的面积,让洞庭湖重现湖内浩浩荡荡、湖外郁郁葱葱的壮观景象。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