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大师级”中国外汇新政:慷慨让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11:11 扬子晚报

  自今年2月份,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之后,3月份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增长了10多亿美元,高达8751亿美元。为此,英国《金融时报》曾打比方说,如以千元美钞堆积,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相当于5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面对高额外汇储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4月20日指出,必须客观分析目前的高额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正视外汇储备增长过高的负面影响,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
衡。

  高额外汇储备利与弊

  

  亚洲金融危机时惶惶不可终日的国家在羡慕中国外汇储备充足抵御了一场危机的同时,一种“穷怕了”的心理也在助长亚洲国家拼命地累积自己的外汇储备,中国、日本、印度的名字一直排在世界外汇储备的前几名。

  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言,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强了国家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也强调,当前中国外汇储备充足并保持增长态势,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增强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收外商投资,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但不可否认的是,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隐患。郑国平表示,为应对过高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央行不得不用大量票据或其他手段来进行对冲,这就使得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受到限制,某种程度上,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作为一个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外汇储备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的确增长过快,规模过大,必然带来外汇储备结构问题、风险问题、管理问题、经营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反映出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引发贸易争端和摩擦,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中国对美贸易连续保持大量盈余,美国对华贸易连年赤字剧增,更刺激和增强了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其次,从外汇储备的结构来分析,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海外特别是美国的高信用等级的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等金融资产。无论从安全性、流动性还是盈利性角度来讲,过于集中的投资都是不适宜的。

  机会成本高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将外汇储备看作储蓄,那么中国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是放弃了本国投资和消费的代价换来的。1994年-2003年间,美国的投资回报率为9.9%,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再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赚美元的微薄利息更不合算。

  此外,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中包括了大量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短期资本,如果加速流出将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起到相当大的破坏作用。

  海外热评中国外汇改革

  

  中国也逐渐意识到外汇储备过高可能产生的问题。为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13日公布了对“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开户事前审批并提高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简化服务贸易售付汇凭证并放宽审核权限”、“放宽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政策实行年度总额管理”三项新调整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

  中国的外汇管理新政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极大关注,英国《泰晤士报》为此撰文称,中国央行采取的上述措施可与中国著名军事天才孙子的兵法相媲美。

  这篇题为《布什要考虑中国放宽资本外流后的对策》的文章说,中国宣布放宽对资本外流的官方限制的决定,显然旨在缓和同美国的贸易紧张关系;向美国消费者表明其进一步外汇改革的决心。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算好了时间放宽其外汇管制,这一步称得上是大师级的开局让棋法:在外交上,放宽资本控制使得美国更难谴责中国不实行汇率改革;在政治上,则使布什政府更容易平息国会对中国进行报复的要求;在经济上,给中国带来的利益比美国更大。

  美国一直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施压,认为中国在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从而使得其出口商品更为廉价。对此,《华尔街日报》撰文称,由于此次中国采取了迄今为止在放宽其外汇管制方面最重大的举措,因而将增加中国消除华盛顿批评声音的筹码。

  报道称,中国放宽购汇限制以及不久前大量采购美国商品,似乎都是中国方面试图缓解中美在经贸方面业已存在的紧张气氛而作出的协同努力的一部分。高盛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梁红称,此举可能释放对美元的需求,其中部分可能用作购买境外产品,从而缩小中国的贸易顺差。

  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放松外汇管制不大可能立即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从长期来看甚至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中国央行放宽境内居民和企业的购汇限制,对美元的需求可能推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而使中国的出口商品更具竞争力。

  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次长亚当斯本月19日在G7财长会议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责,中国过高的外汇储备阻碍了其他亚洲国家采取弹性汇率制度,因为他们担心人民币不首先升值,其出口在和中国竞争时会受到冲击。

  对此,郑京平回应称,简单用汇率上升或者下降,解决不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他以日元为例解释说,自上世纪70年代起日元兑美元就持续升值,但日本对美国依然保持顺差,而且顺差额从当时100亿美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800多亿美元。因此,从长期来看,最终发挥作用的核心要素,在于要素生产成本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在于储蓄率是高还是低。

  日本外汇储备管理之鉴

  

  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为8520.3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等外国债券高达7102亿美元。从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巨额外汇储备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保证了资金的增值。

  日本的外汇来源构成决定了其稳定性和可控性,没有因外汇大进大出造成本国货币汇率的动荡;日元汇率相对稳定,没有产生大的汇率风险,反而因持有的外汇升值带来了投资收益;日本国内资金过剩,资金运作渠道过小,有必要在海外寻找出路,而日本政府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方式在海外投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

理财方式。

  为了预防巨额外汇储备可能带来的问题,日本财务省去年4月公布了外汇储备构成和运用“三原则”,规定外汇储备必须确保“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日本财务省强调,外汇储备首先要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在日元汇率暴跌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汇率干预。因此,日本外汇储备一般用于购买外国国债、政府机构债券以及存放在外国中央银行等。日本政府还表示,在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还应追求外汇储备的收益性,力争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升值。

  日本对高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外汇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中国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如何管理自然成了关键。为此,专家建言,在目前情况下,中国应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持美元、增持欧元,增加

石油储备,适量持有与中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国家的金融资产。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使国民财富在不同的资产形式之间流动起来。积极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摆脱旧的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全面地发挥人民币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