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市通往黄河古渡口风陵渡的高速公路,将这一带南北两侧分成两种不同的景观:南侧是绵延起伏的中条山山地,北侧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涑水河冲积平原。山地宜植果木,平原适合农耕,位于中条山北麓涑水河冲积平原核心区域的永济市卿头镇,堪称农业大县里的农业重镇。
4月上旬的涑水河冲积平原,随处可见一片片覆盖着地膜的田垄,地膜下覆盖的是刚
刚播种的棉花。几年前,一种据说能控制杂草生长的地膜让一些农民吃尽了苦头:杂草疯长,棉苗却被埋在草丛中……
质量心里没底
卿头镇卿头村农民贾建芳还记得那次事件。当时,村里的10余户农民购买了那种农膜,虽说事发后经销者与厂家交涉,农民得到了一些赔偿,可既费了力气,又误了农时。她说,那些年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到处都是,一旦遇上其中的一种,就白忙活一年;遇上两种,恐怕还要倒贴。这两年假农资少了,但谁也说不准打哪里又会冒出来。每年的春耕备耕,是农民心里最没底的时候。
棉花是卿头村的主要作物。恰是春耕后短暂的农闲时节,听说有记者来,说的又是农资,贾建芳的小院很快聚集了几位农民。几乎每个农民都有受假农资坑害的经历,他们讲的虽然都是过去的故事,且大多是几年前的故事,却讲得十分投入。问到今年的情况,或许因为春耕刚刚结束,真的假的一时还说不清,但他们都肯定地说,比前些年少多了。
既种地又开农资经销店的尚同喜似乎猜到了记者的心思。他有着买卖人特有的看法:原来镇上只有三四家农资经销店,现在有十几家,市里建起了几个规模很大的农资批发市场,货源充足,真的都卖不动,谁还卖假的?何况都是卖给本乡本土的农民,卖了假货还得索赔。再说农业局、工商局、质量技监局三天两头就来检查,谁还敢卖假的?他认为,关键是进货渠道固定了,原来是谁来推销进谁的货,现在不敢随便进货,由市里统一把关、统一配送。
用量全凭感觉
尚同喜的话得到了其他几位“都有一本血泪账”的农民的认同。但是,他们的语气和表情并不轻松。在他们看来,农资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樊高升提到了农药、化肥的有效含量不足。姚开开、崔新德说,卿头村的农民使用农药、化肥,尤其是农药时,先要看产品标识和说明书,看的目的是加多少量,而不是按说明书使用。农药加量使用,对收成不会有影响,如果说明书要求用1瓶或1袋,多数农民都要用两瓶或两袋,有的农民甚至要用3瓶或3袋。樊高升算了一笔账,卿头村人均耕地约两亩(0.13公顷),每亩(0.06公顷)地每年农药投入约50元,4口之家8亩(0.53公顷)地每年要投入400元,如果农药的有效含量或分量达到要求,至少可以省去200元。至于化肥,由于用量相对大,价格相对高,农民一般舍不得多用,除了价格因素,还有经验,如氮肥,用多了庄稼疯长,反倒影响收成。姚开开说,大多数农民使用化肥是跟着感觉走。
卿头村大量使用农药是在每年7月红蜘蛛等虫害祸害棉花的时候,最高气温在40℃以上。樊高升讲,背着三四十斤重的农药桶在棉田里走一趟,又没能杀死虫子,那种感觉太糟糕了。
售后服务走偏
农民放大了农药的有效含量或计量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农资质量知识。
科技下乡或科技服务,农业部门每年都在搞,但不是专门针对农资质量的服务。每年春耕前,卿头村都有若干场培训。据农民讲,这些培训都是由农资生产或推销者组织的。农民参加培训,或是接到农技推广部门的通知,或是农资经销户打过招呼。培训的内容无非是农资使用知识,但更多是针对某个企业农资产品的培训。早些年真假农资企业都来搞培训,现在来搞培训的,产品都在批发市场里,许可证、登记证等应有尽有。但夸大本企业产品的使用效果,扩大使用范围,甚至贬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卿头村原党支部书记尚拴贵说,中央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得到了实惠,但很快被涨价的农资抵消掉了。农资产品仅仅合格是不够的,还要让农民知道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用法、用量的差异。如果农民还仅仅凭经验,尤其是在对农资产品心里没底的情况下,随意加大一些农资的用量就不可避免。以棉花为例,每0.06公顷地农膜30多元、种子30元~40元,化肥涨价最凶,目前要80多元,加上农药50元,共200余元。农药不超量使用,每0.06公顷地可减少20元~30元的投入,其他各种农资超量不严重,再折合20元~30元的话,每亩地的投入就可以减少50元~60元,何况合理使用农资可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很多地方搞测土施肥,为的是合理用肥,或者节约投入,或者增产增收,这是很多农民渴望的服务。但无论农技培训还是测土施肥,当地政府都拿不出钱来。 作者:徐 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