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又见高温严厉宏观调控可能再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13:49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土地闸门将再度关紧。央行可能在近期再次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发改委会通过提高资源价格的措施控制投资过热。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前不久的一份报告说,由于产能过剩的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速会向下调整。不料,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披露,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达到10.2%。在2004年开始的旨在控制投资过热的宏观调
控实行两年多之后,中国经济在连续三年增长10%的基础上,增速仍红红火火地继续保持10%以上,这让很多人都看不懂。

  过热和通缩两头进逼

  一般来说,经济的快速增长总会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中国的情况似乎不是这样。一方面,投资和出口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今年一季度,被严控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回暖,出现猛增;出口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国际经济局势整体走强还带动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工业增加值的月环比增速是1996年以来最快的,比2004年宏观调控开始时还要快。而另一方面,低通胀又已经接近“通缩”的边缘。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增长0.9%,是30个月以来的最低值,月环比增长为零。

  “高增长、低通胀”,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这种本来是最理想的运行状态在中国的经济数据中浮现了。但造就这种繁荣的两种因素却都不理想:一方面,如果靠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很可能带来新一轮的过热;另一方面,低到接近“通缩”的物价又成为经济趋冷的信号。

  信贷收放两难

  由于消费价格指数持续处于低位,地方政府可能放松了对投资的控制;同时,在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以及强制结售汇制度的背景下,银行体系的资金出现过剩,经过了前年以来相对紧缩的宏观调控之后,银行正急于为资金寻找出口。上周五,央行公告称,全国一季度新增贷款量达1.26万亿元,几乎占全年贷款目标的一半。贷款增长速度明显偏离央行的调控目标,而贷款增长过快会进一步推高经济增长速度,带来通货膨胀上涨的风险。货币供应方面的信号显示,在产能过剩的趋冷压力下,投资确实又呈现出再次过热的迹象。

  另一个信号是,从年初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房地产市场又再度活跃,房价不断飙升。有迹象显示,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流出的大量国际游资正集结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重点从商业地产转向住宅物业,为房地产热进一步火上添油。

  下一次偏紧的调控已经是可以预期了,就看调控的程度如何。但是在防热的同时,决策层又必须考虑到已经产能过剩“遇冷”的行业,一紧缩,会不会对这些行业雪上加霜?而且控制投资过热,如果投资一下收得太紧,导致房地产市场供给减少,会不会反而进一步推高房价?因此,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政策会在防冷和防热之间走钢丝,维持艰难的平衡。

  加息可能性不大

  央行的宏观调控工具,有利率、准备金和窗口指导等。其中,提高利率的办法不太可行,因为眼下消费物价已经远远低于实际利率。鉴于贷款激增,央行可能在近期再次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央行就曾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抽走数以千亿计的资金。如果这次再这么干,那么广大中小企业的资金运作将会受到冲击。所以,现在决策层考虑的是信贷结构问题,4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既要“解决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问题”,又要“着力优化贷款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发改委也有产业准入审批、价格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产业准入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提出要严格执行土地规划和计划,控制城市

房屋拆迁规模,注重运用土地供给引导和优化投资结构,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防止部分行业、地区投资过快增长。这显示,把住土地供应闸门是下一阶段的政策重点。

  价格政策方面,发改委可能会通过提高资源价格的措施加高投资成本,以倒逼机制来遏制投资过热。比如年初以来,煤、电、

成品油价格就不断上调,国家还对石油开采企业征收暴利税,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征收暂定关税,就是以资源价格杠杆控制投资的手段。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手段还是在加强资源消耗管理方面。今年7月份国家统计局要公布上半年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值
能源
消耗情况。各地也会加快建立对各地区降低能耗、减少排污和保护耕地等方面的统计、考核和公布制度。本报记者秦盖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