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楼市“黑嘴”搅乱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9:1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章剑锋

  中国房地产业正在经历一轮多事之秋,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市场见解方面存在一些分歧,许多分析师之间产生了芥蒂,并开始利用舆论进行互相批评和指责。另外的一些分析师则警告说,这些专家的言论正在助长房地产市场混乱不堪的局面。

  在4月9日,这种分歧又被挑起来。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分析师撰文抨击了国家统计局有关房屋高空置的统计模式和许多不欢迎空置率的观点,认为中国房地产的空置率只有1%。这位分析师还先后撰文说,现在,房地产舆论迫切需要得到校正,许多人应该进行自律。他说,有一些学者不对科学和社会负责,为讨好舆论,一味发布奇谈怪论,他认为这是学术欺诈,应该有一种约束力量制止这种违背科学精神的学术欺诈蔓延。

  在过去一年里,有位名叫董藩的房地产分析师一直受到网民们的攻击和其他分析师的反对。由于否认中国房屋存在高空置率,不久前他撰文说,自己已成为“人民的公敌”,他将此归咎于舆论界和学术界的不负责任。

  谁是为科学而固执的人?

  去年,董藩发表了篇幅很长的一篇文章,呼吁不要打压房价,认为如果那样做,将是一种祸国殃民的举动,他同时还表示,高房价不等于有泡沫,在中国只有局部区域是有泡沫的。

  这种论调使他在民间和一些分析师那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今年,这种厌恶的情绪可能正在加剧。上个月早些时候,国家统计局披露,2005年中国商品房的空置率达到了26%,媒体说,这些数据超过了国际空置率警戒线,令人担忧。

  董藩撰文说,这是个“天大的谬误”,他认为中国的空置率计算方式和标准规定存在问题,因而得出了这样耸人听闻的结论。他强调说,如果空置率很大,房价会出现下跌,许多资本会退出。但他说,事实却不是这样,房价正在不断地上涨,而且速度还很快。

  另外,董藩还承认,市场里允许存在一定的空置率,比如待售阶段以及一小部分无效供给。他还暗示说,如果按照国外的计算标准,中国的商品房空置率还不到1%。董的这个论断招致极大的不满和抵触,有人批评他是在主观臆断,没有实地进行调查,他们说他是一个学术腐败的样本,缺乏良知。

  国家统计局就空置率的问题曾经找到北京的一些媒体进行交涉,虽然这可以证实那条引发争议的新闻里透出数据并不是太可靠,但是,董藩的空置率不到1%的结论令许多人感觉受到伤害,这些人于是开始攻击他。董藩说,他为科学和真话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他说,要求一个学者说的话100%都对,这太苛刻,也不客观。不过,他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是房价持续上涨的最好解释。他还抱怨说,眼下学术舆论界有一种胡说八道的迹象,谬论横行,学术失德,误国误民。

  同样是因为计算标准的问题,在过去的中国“两会”间隙,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高房价进行了责难和不满,但董藩认为,要警惕这些不当言论误导决策。他说,不能将国外的房价收入比套用在中国市场上论证房价过高问题,更不能以“国际投资置业警戒线”为依据来论证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他认为西方的标准与中国实际情况不符,不具有参考价值。

  但是,许多分析师对董藩的观点表现得很厌烦,从去年开始,他们就指认董藩的见解显得可笑而荒唐。盛富资本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国宏对本报记者说,在房价涨到让70%-80%的公民都目瞪口呆的时候,他看不出再一味纵容房价追涨有任何积极意义,他说,“难道继续疯涨下去就是富民强国?”

  刘国宏表示,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空置率概念,在已售出的商品房中,有大量用于投资的商业用房、商住房空置,他甚至认为,在已售的房改房中,也存在很多空置。

  刘国宏还对董藩反对将国际房价收入比等指标用来衡量房价是否健康的观点表示不解,这位市场人士说,中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国际平均水平6倍,其中的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等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了10倍,“这何止是泡沫?!”

  这位市场人士还说,任何产业经济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内属性虽有差别,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供给与消费的互动,中国的地产行业当然也不例外。如果中国主流城市的房价收入与国际平均水平是不具可比性的,那么,“我们的GDP、CPI、PPI、FDI,这些主要经济指标还有什么可信度呢?”

  不过,董藩似乎并不太在乎一些反驳意见,他说,对他的指责有许多是非专业的、外行的。他并且说,在眼下,科学与谬论正在独木桥上争路,“当谬论横行时,科学就会被挤到河里”。

  他建议那些以专家身份出现的人,要先读一些房地产的教材和基本法规,搞清楚房地产的供求曲线是如何画的,大致了解建筑高度与建筑成本的关系,弄明白什么是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基本概念的含义。

  专家给市场带来了什么?

  董藩的言论显然助长了市场的恐慌,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详细描述说,有人指责他试图搞乱房地产业,呼吁将他钉在学术的耻辱柱上去;有人号召对他的信箱“灌水”,甚至一天给他发出七份通牒,要求和他“决战”。他感到气愤,这使他不得不继续出来说话——显然,这时候恐慌也会一直持续。

  他承认,学术需要争鸣,不需要霸权,但他说,争鸣的时候需要客观,不能不负责任地乱说,因为学术是件严肃的事情。

  但是有分析师指出,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不存在严肃谨慎的学术态度,专家们刻意的炒作和争名夺利,差不多将市场秩序毁坏殆尽。在去年,当上海的一位分析师出现在开发商的售楼处时,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受到欺骗,那之后有的人甚至将专家解释为“专门造假”,他们对专家概不欢迎。现在,这种意识正在深入蔓延。

  分析师章林晓对本报记者说,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混乱,原因虽然有很多方面,与一些专家的言论显然也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一些专家确实起了很坏的作用。

  章林晓说,任何一门学科都会存在学术分歧,相互之间的交流甚至交锋,有利于研究的深入。但现在,有些专家对房地产市场缺乏基本的了解就信口开河。一些完全与事实相反的话语,也时常会出自那些自认研究非常“严谨”的专家之口。

  这位分析师批评了董藩的诸如中国房屋空置率不到1%的论调,认为国外的统计标准适用于国外的成熟市场,董藩有意忽略中国的实际情况,硬套国外空置统计标准,犯了常识性错误。

  章林晓对一些网友的意见表示了赞赏,他说,他们就房地产问题的谈吐和见解,有时候远在一些专家之上。

  刘国宏对于专家显然也有深入理解和观察,他认为,由于责任感缺失或名利观作祟,有一些专家、学者心志迷失。而获利丰厚的地产业一直是趋炎附势者扎堆的地方,这些年,讨好地产商的专家也都暴利昭著。

  他说,在名利下,少数专家沦为楼市“黑嘴”,他们利用当前市场的不规范来谋取不法利益,甘当房产商和地方政府部门的代言人,以独立专家的身份寄生在不规范的市场里,左右着精英舆论,借口维护效率,践踏社会公平。

  刘国宏所看到的情况是,连年飞涨的房价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已经超过世界警戒线,仍有一些专家鼓吹房价必涨、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买房;空置率超过安全警戒线、房产开发虚火升腾、房产泡沫大肆表现,有些专家依然在吆喝“中国房产市场绝无泡沫”;对公开房价成本的态度则从“没必要”到“没作用”再到“没道理”。他认为,这些无一不昭示专家们在官、商利益趋同并缺乏强有力制约的情况下的名利嘴脸。

  这位分析师说,专家的存在及其作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并且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步入规范化的进程。他呼吁说,希望杨小凯、朗咸平和刘姝威这样独立、偏执的学者专家能多起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