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环渤海经济圈”停留在地理概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地区经济观察■实习生袁冲

  “环渤海经济圈还停留在地理概念上,没有实质性进展。”日前,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环渤海区域发展研讨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孟平如此表述。

  “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随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迅速发展,有人曾经预言,进入21世纪将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时代。然而,当京津冀、辽东南、山东半岛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蓬勃发展的同时,其所在的“环渤海经济圈”并没有实质性进展。陈孟平指出,构成经济区域需要两个要件,一是“龙头”,二是“腹地”。环渤海经济圈的“龙头”是谁?京津地区的辐射半径还没有到达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两个半岛对京津冀地区的辐射相对更弱。环渤海区域至今还没有一个真正的“龙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腹地”。“区域内的合作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下的协作,而不是市场竞争形成的产业分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魏后凯在会上分析指出,“环渤海经济圈”之所以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主要缘于该区域内,京津冀、辽东南、山东半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自身便可构成独立的经济圈。三大板块产业分布同构性很强,产业发展定位冲突。而且区域内国有企业众多,机制不灵活。老工业区域中资源型城市多,面临着转型难问题。这些都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构成了挑战。“京津冀、辽东南、山东半岛都属于我国水资源缺乏地区。

南水北调以后,用水成本将大幅上升,将增加企业成本。”

  “环渤海三大经济带虽然地理上相近,但都有各自的经济联系区域,整合难度很大。”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这样总结。他分析说,京津冀经济带中产业链断裂造成区域整合困难。京津冀发展水平落差太大,北京的很多研究成果只能拿到“长三角”去做,影响了“龙头”的辐射能量。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中南地区向心力偏向东北。山东半岛形成了以青岛为龙头的发展良好的产业带,主要发展面向日韩的外向型经济,对于“环渤海经济圈”并不感兴趣。

  如何破解目前的僵局,与会专家给出各自的看法。魏后凯说,要摆脱行政思维对合作化的影响,重视整合大连、天津、青岛的港口资源,打造北方航运中心。并且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北京是人才、信息中心,应该以北京为中心进行产业链分工,建立一体化的产业链。同时建设北京-廊坊-天津-河北、大连-哈尔滨、青岛-济南-威海-烟台三大产业带,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潘文卿教授则建议,应重视京津的发展以带动冀鲁,同时加强冀鲁对京津的反向影响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