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企业品牌并不适合“胆小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16:4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正如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企业也害怕错失利用其资产价值的机会。这是一种本能,促使很多企业开始考虑能否从自己的名字中获得更多———换句话说,在产品品牌之外创造企业品牌。

  这个问题与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尤为相关。它们通常营销多种不同名称的产品,比如联合利华公司(Unilever)的多芬(Dove)皂,宝洁公司(Procter&Gamble)的佳洁士(Crest
)牙膏,以及雀巢公司(Nestlé)的雀巢咖啡(Nescafe)。

  一些品牌专家表示,尽管并非所有公司都会作出相同的反应,但他们发现,一些大型企业客户越发希望让企业名称发挥更大的效用。

  创建企业品牌成趋势

  品牌专家表示,两年前,联合利华公布了一个新标识“U”,它由25个小图标组成,代表该企业的不同业务;雀巢公司和吉百利公司(Cad鄄bury)等企业名称在产品包装上也日益醒目,这些都证实了企业的上述愿望。

  FutureBrand公司负责品牌战略的执行董事贾丝明“蒙哥马利(JasmineMont鄄gomery)表示:“我们似乎看到一些趋势,各企业正在寻求在公司层面建设实力品牌,然后借助让消费者看得到的方式来发挥品牌的最大价值。”FutureBrand是美国营销服务集团埃培智(Inter鄄public)子公司,它对“实力品牌”的定义是:具备全球规模或具备全球潜力的品牌。

  蒙哥马利表示,她认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这种趋势源自经济上的必然要求。她表示,随着本世纪初股市陷入低迷,大型上市公司对收购或开发新品牌的兴趣日益减弱,它们更倾向于经营业已拥有的品牌资产。

  这种倾向导致品牌出现缩减,原因是各大公司都寻求引导资源流向具备全球增长潜力的品牌。它还带来了品牌的延伸———Coca-ColaZero和Splenda健怡可乐(DietCoke)的出现,取代了可口可乐更早推出的另一款低热量可乐Tab。

  这一趋势的另一个体现是创建企业品牌。而人们之所以执著于此,也是出于营销和财务方面的原因。

  在传统的营销层面,信奉企业品牌的公司,可以用它们的企业名称作为一种质量标志。这种战略对于提升公司既定品牌组合中的弱势品牌尤其有效。随着企业日益倾向于标榜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它们可能越来越愿意展示自己的名字,以此方式让自己的善举为自己赢得好评。

  不适合服务范围广的公司

  品牌融资公司(BrandFinance)首席执行官戴维·海格(DavidHaigh)表示,英国营销服务集团WPP等公司已运用企业品牌作为将自己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方式。

  海格表示,通过成立专门的团队为客户提供服务———例如专为汇丰(HS鄄BC)成立汇丰团队(TeamHSBC),WPP突显出向客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的能力。

  然而,分析人士警告称,这种方式可能不适合那些产品或服务范围较广的公司。例如,Interbrand首席执行官耶斯·弗兰普顿(JezFramp鄄ton)表示,宝洁就有充分的理由,在其洁面皂和地板皂产品上使用不同的品牌。In鄄terbrand是美国奥姆尼康集团(Omnicom)旗下公司。“企业品牌伞策略对企业活动是一种约束,”海格表示,”你不得不使各项业务彼此之间保持协调。”

  企业品牌也可以带来财务上的好处,其中包括纳税方面的好处。例如,一家总部位于低税率地区的公司,可以向其设在高税率国家的业务提供名称使用授权,并得到特许使用费收入。这样的结果是,公司可以对其高税率地区的业务收入进行合理避税。“品牌带有知识产权因素,”弗兰普顿表示。“你需要考虑到的一件事是,知识产权具有价值。”

  投资者是企业品牌宣传攻势的另一个目标。通过将其名称印在产品上,企业可以提醒潜在投资者注意其产品组合中有价值的品牌。在企业薪酬水平很大程度上与股价相关的时候,这可不是无足轻重的一件事。

  蒙哥马利表示:“总的来说,营销人士往往认为产品品牌得益于企业品牌,但我认为,企业品牌受益于产品品牌。”

  企业品牌还可用来激励员工。Interbrand的弗兰普顿表示,这就是联合利华在2004年启用新的公司标识、以支持其所谓“活力使命”的原因之一。“他们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一直没有在员工中培养出‘联合利华’意识,”他表示。“你自始至终都是为其中一个品牌工作。”

  企业品牌也潜藏危险

  诚然,企业品牌也潜藏危险。首先,企业品牌可能会让消费者感到混淆,或限制营销人士运用针对性策略使其品牌更具本土化意味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公认的营销翘楚宝洁公司就不信奉企业品牌。

  另外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是,如果某个产品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其它产品乃至整个品牌造成间接影响。换言之,企业品牌并不适合“胆小者”。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译者/何黎)

  趋势

  很多企业开始考虑能否从自己的名字中获得更多———换句话说,在产品品牌之外创造企业品牌。

  担忧

  如果某个产品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其它产品乃至整个品牌造成间接影响。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