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思农惠农乐农——绥化新农村建设纪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11:55 黑龙江日报

  宋心海 李伟东 本报记者 杨欣 李田

  从哈尔滨向北沿高速公路100余公里,一进入我省粮食主产区绥化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排规划整齐的现代化工厂,还有路旁醒目的“寒地黑土”的标志,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原料和产品都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寒地黑土”也是一方连着市场,一方连着农民。

  绥化有500多万人口,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近年来绥化市委、市政府的头等大事。

  “两张网”编织农家幸福生活

  第一张网,农村经济合作网。

  “还是加入农业协会好啊!”望奎县先锋镇富饶村农民岳国江深有感触地说。原来靠种田维持生活的他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生活较为贫困,前年他加入了先锋养兔协会,在协会的扶持下,他搞起了獭兔养殖,现在每年他家出栏獭兔300多只,每年纯收入达8000多元。让他没想到的是,协会因他每年养殖出栏獭兔较多,还奖励给他一台25英寸彩电,现在他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

  几年前,安达市11户农民自发将土地、生产资料、资金进行有效组合,组建了绥化市第一家农民股份合作公司,增效十分明显。绥化市委、市政府及时捕捉到这一促进农民增收的“信号”,因势引导,通过引导农民与农民、农民与科技协会、农民与企业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组建股份合作公司、专业化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形式,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潜能。到目前,全市以股份合作制为核心,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367个,其中股份合作公司511个,专业合作社706个,专业协会及各类联合体2150个,发展农民经纪人18610人;加入合作组织农民24万户,带动农民增收4亿多元。

  第二张网,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网。

  “油盐酱醋找个体,日用百货赶大集,大件商品去城里”,这是几年前人们对我省农村购物条件的生动描述。农民没钱的时候愁的是买不起,如今,有钱了,又愁买不到好东西。目前,绥化农民已经与市场“联网”。

  为落实新农村建设规划,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百乡千村”建设试点活动。绥化市有11个乡镇、162个村,被列入了试点之中。在国家有关政策资金的扶持下,绥化市现已发展连锁经营企业17家,连锁超市和经营网点达到702个,兴办各类市场153个,其中,有120个乡村大集被引入市场,市场总规模已达31万平方米。

  内转外输多元转移

  2006年春节刚过,肇东市跃进乡榆树村农民高德奎、高德斌等五兄弟又忙开了。他们帮助一起去俄罗斯打工的农民办理护照、签证等手续。这是他们第三年去俄罗斯包租大棚种蔬菜。

  绥化市现有100万农村富余劳力,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工作是市委“一号工程”,市委书记胡世英主抓。

  在内转方面着力创造平等就业环境,这个市在全市范围内,对进入城镇的农民,降低就业门槛,在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劳动保障、工资福利等方面消除一切限制性、歧视性规定。通过各级政府的干预,市域内建筑企业多年拖欠农民工工资4000余万元已经全部偿还,还开通了12348农民工法律

维权热线等,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在外转方面解决输出人员后顾之忧。年初,市里出台了《中共绥化市委员会绥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为2万余名外出农民工落实了土地承包田,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几年来,他们通过采取干部领、能人带、中介帮等手段推进内转外输,在14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3000多个输出基地。通过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打造劳务品牌。全市共认证培训基地198个,年培训能力30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万人,共打造出安达电焊工、兰西亚麻工、绥棱家政工、肇东汽修工等10余个叫响国内外的劳务品牌。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

  几年来,绥化市委、市政府始终在惠及百姓的社会事业上精描细绘。

  公路通,财路通。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共全线建成通车56条741.5公里。其中,通乡公路17条459.1公里。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使全市新建公路沿钱的59个乡镇、597个村屯、992户企业和129.7万人口直接受益。投资108万元,在哈黑公路沿线的兰西县红光乡,青冈县芦河镇、柞岗乡、永丰镇、迎春乡和明水县通泉乡建成6个客运站,从而为农民群众的乘车出行提供了便利舒适的条件。

  公路建设,使农村路网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更加通畅灵敏,全市乡镇通车率实现100%,村屯通车率达到90%。农村道路运输条件的改善,带动了深度开发,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主导产品、拳头产品的做大做强。

  沼气做出农家饭。最近,肇东市海城乡大户村村民张兆润喜事特别多:用沼气养猪让他尝到了甜头,如今光一年电费就节约了1000多元,每年都比别的养殖户多收入近万元,乐得老张合不拢嘴。这不,他刚刚在村里生态家园小区建起了“农村别墅”,这个别墅与众不同,别墅内建有沼气池、阳光猪舍,多年烧玉米秸秆做饭的张兆润媳妇,如今用上了环保节能的沼气,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生态家园小区是绥化市近两年来探索出的一个生态养殖模式,主要是以生猪养殖为主体,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相互依存,优势互补。一个中型的生态小区年产沼气1万立方米,有机肥2000吨,带动生猪发展近2万头,年直接经济效益达400万元。

  健康文化生活农家欢乐多

  “下面,请老张太太和刘文媳妇演唱《天仙配》,老张太太去(饰)七仙女,大家给呱唧呱唧”,随着掌声和笑声,68岁的七仙女粉墨登场……这是发生在绥化市北林区三河镇农民刘会东家的一幕。

  近几年,绥化市农民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品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针对全市农村实际,全市各有关部门经常在农民中开展以歌咏、东北地方戏、书画、大秧歌、摄影、文学创作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社会文化活动。明水县永兴镇年近八旬的农民书法家刘多余老先生,常年组织书法艺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在全镇带起了一支20余人的书法艺术爱好者队伍。同时,各农村乡镇每年还常请二人转演员深入村屯演出,并建起了100余支农民业余秧歌队,在重大节日和农闲时节表演。全市每年组织开展的较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每年都在100次以上。绥化农村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东北二人转、风筝、摄影、书画、花棍舞、驴皮影等众多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为了让这些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下去,并逐步发展形成规模,形成品牌,这个市制定出台了扶持优秀

传统文化项目的具体措施,组织专人加强了对风筝、驴皮影、珍珠球、花棍舞、朝鲜舞等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入挖掘和整理,进行了重新包装和推介。目前,一些项目如永安镇和红旗乡的满族花棍舞、兴和乡朝鲜族舞蹈等具有民族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已经开始走向省外。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