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土地违法”为何多由地方政府主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时报时评■彭兴庭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指出,当前土地违法反弹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形势相当严峻,目前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中,地方政府违法占地问题突出,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地方政府或相关领导。(《新京报》4月16日)

  据报道,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的7年中,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0多万件,涉及土地面积近500多万亩,比2004年全国新增的建设用地总量402万亩还要多出近100万亩。

  与土地违法案件的层出不穷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全国

房价的持续高扬。去年,新华社曾有过报道,某省一家
房地产
公司的老板向记者爆出“猛料”:某些城市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并非完全是市场因素使然,而是某些地方政府“操盘”的结果。为了抬高土地价格,有些地方部门甚至特意请来“托”,在拍卖会上与外地投标企业竞相抬价。现在地方出让土地的收益已经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卖地越多,政府“手头”越活;价格越高,收益越多。

  “土地违法”为何多由地方政府主导?过去,我国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税收体制,高度集中的结果是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也高度依赖中央政府。然而,1990年代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在税收方面有了剩余索取权,相应的,也就有了自己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聂辉华指出,分税制所代表的“财政联邦主义”改革,一方面赋予了地方发展经济的激励,另一方面也赋予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力量和动力。

  地方政府也是一个经济人,它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如果说中央希望得到的是一个和谐稳定的土地市场的话,那么,地方政府更多的则是在考虑如何从土地交易中获得最大收益。当政府的收入主要靠土地来支撑,那么卖地,就变成了他们“增产增收”的捷径。从农民手中低价买进,又高价转手给开发商,地方政府的这项独门生意又简单又挣钱。据估计,仅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一项,从1987年到2002年,各级地方政府就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净价收益14200亿元以上。

  中央对地方的让利一直是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之一,而这样也使中央面对一个两难的问题,如何控制地方势力这种扭曲的“崛起”?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曾说,中南海政策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土地市场何尝不是如此,地方政府“一手遮天”,按照官僚自己的短期利益去规划土地市场,与民争利。这样的结果,不仅使广大群众的利益受损,也将使整个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市场面临崩盘的危险。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制,应该有所为,更应该有所不为。“政府的进入仅限于私人不愿进入、无力进入和私人进入会造成不良后果时。不仅如此,政府的进入和活动应以法律为依据,以收益补偿成本为限,而不应以盈利为目的。”一旦政府进入不适当的领域,政府排他性的强制权力,必然构成对个人经济自由损害。面对如此众多的地方政府“土地违法”案件,我想最重要的,首先是强化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放松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制,将政府的行政权力尽可能地清除出这个领域,让地方政府回归“守夜人”的角色。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