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许开华用循环技术掘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03:51 深圳新闻网-晶报

  拨动循环技术的筛子,废旧电池就变成了金砂。

  中国循环技术的先行者、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公司董事长许开华,带领他的团队每年“吃”掉1500吨“带电”垃圾,然后“吐”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超细钴粉、镍粉500吨。于是,这位从1万元“起家”的博士,如今已拥有了上亿元资产。

  在很多人眼里,许开华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但对许开华来说,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财富的积累,创业的经历更是千金难买,在知识、资本的不断转换、递进中,许开华实现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创业梦想。

  循环技术:狂“吃”垃圾

  许开华经常陪人参观他的循环技术分厂。看着工人们把一袋袋废旧电池、一桶桶电镀废水有序投进生产车间,他总是有些出神,车间的终端每天流出的是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超细钴粉、镍粉。

  格林美公司每年要“吃”掉废旧电池、电镀废水、电子废弃物、电池工艺边角料等1500多吨。“如果这些废弃物摆放到大自然,至少将造成一平方公里的土壤重金属超标,一块20克的手机电板可以让1000吨水铅超标。”许开华说。如果由环保部门来处理这些废弃物,则需要花费5000万元左右才能够达标排放。

  而通过循环利用,这些工业垃圾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反而变成了金砂。格林美年产超细钴粉、镍粉500吨,是国内最大最先进的钴粉生产企业,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以上。

  钴粉用来做高精度加工刀具,如油井钻头、切割钢铁、大理石的刀具,都得含10%的钴粉。目前,钴粉每吨市场价达30万元左右。

  一批批废弃物通过分离、提纯技术得到“原生化”,然后经过再加工技术摇身一变成了高技术材料与制品,“这就是循环经济,企业内循环和企业外循环。”许开华算了一笔账:利用循环技术,公司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成本比常规产品要低10%—20%,可为国家一年节省5万吨矿石。

  三个月前,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世界循环技术与生态技术权威、日本政府内阁环境政策顾问山本良一教授考察格林美后,为公司题写了“中国循环技术先行者”的题词。

  无铅焊料:环境材料革命

  除了金属粉体材料,格林美还是中国无铅焊接材料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目前,铅已被国际环境组织列为17种有毒害元素之首。因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地相继出台法规,开始防止铅的滥用,一场世界性的无铅化运动正在展开。

  我国加入WTO后,正逢发达国家“禁铅运动”进入高潮,如果不能推出国产无铅焊料的话,

中国电子产品很可能被国际市场残酷地拒之门外。

  许开华举起环境材料革命的大旗,是从第三届高交会上开始的。那一次,他们了解到无铅焊接材料项目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于是决定共同投资2000万元成立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研发以无铅焊接材料为主的环境材料。

  格林美的旗下,聚集了多名院士、一批青年博士导师与国内外专家,其中有国际知名材料科学家、环境材料创始人山本良一教授,我国环境材料科学界学术带头人之一的王天民教授,以及归国

留学人员、东京大学访问教授郭学益博士等。

  在深圳市、宝安区各级领导的关注下,格林美公司从设备安装到产品进入市场,一共只用了3个月时间。产品一进入销售阶段,就实现了几十万元的销售收入。

  目前格林美的产品已销往松下等大公司。

  高附加值:循环技术的追求

  搞循环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企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却是一般企业难以想像的。

  许开华说,格林美生产车间的设备选型、安装、使用以及工艺过程等,全部按国际领先标准落实,对他们这个行业来说,只有依托高科技工艺和世界一流设备,才能实现环境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和大批量销售。

  赚不到钱的事没人去干。搞循环经济如何赚到钱?“企业家当然要想到赚钱,想到效益。没有效益,何谈循环?”许开华说。

  他说,“搞循环经济必先过技术关,首先要在基础上投入,从技术上解决原生化,就是你的产品性能要能跟原生矿相同。这需要政府的推动;然后你要过规模关,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循环经济成本高,更是如此;最后是政策关,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和强制推广循环。”

  据了解,2005年格林美公司的产值至少有8000万元。许开华估计,今年可望达到1.5亿元,员工人均产值可达150万元。

  □人物对话

  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人

  晶报:您怎么想要投身循环经济领域的?

  许开华:我是学化学材料出身的嘛。

  资源有两种取向,一个是地下的,如矿石;一个是地上的,如可回收垃圾。走地下的路,深圳不行,深圳材料不发达,而且产业不配套。那就走地上一路,走新材料一路。

  工业越发达的地区,废弃物越多。废弃物就是好原料。这是深圳的优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正好就地取材。

  晶报:我注意到公司的墙上挂着一些标语:“降低消耗,挑战极限”、“做你所说的,说你所做的”、“记录结果,纠正错误”,都反映出一个科研人员的精神与态度。您在做人、做事上信奉什么格言?

  许开华: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干点自己的事情。

  你可以有各种投资行为,炒期货或买房出租,但是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还是应该去搞技术创业,去发展产业。这是科研人员的职责。我国落后首先是科技产业落后。我们应该向美国贝尔实验室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人。

  晶报:但是,您同时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考虑的就应该是用最少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产出。

  许开华:没错,但是基础性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

  我们的科技投入非常大,政府也为我们花了很大的代价,我们看好循环技术在中国的前途,所以提前做了准备,下一步我们就是要不断扩大回收再生的种类,不断扩大处理规模。

  其实,技术也是一种商品,还是高附加值的商品。技术、专利、品牌,那才是一个城市的真正实力和氛围。我们判断的是远期的经济效益,将来,我们的20多个专利一定会有回报的。

  晶报:我注意到您的穿着很随便,办公室也很简单,去机场也是一部公用面包车送您,您如何看待财富?

  许开华:个人谈什么享受。我们赚的钱都投到技术创新上了。我比较喜欢追求技术上的进步,想不断创新,从基础上创新。

  □人物档案

  许开华,湖北荆州人,1966年出生。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访问研究员。中国新型储能材料与无害电子新材料研究专家、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公司董事长。

  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攻关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15个项目,获得20项国家专利。相继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和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宝安区科技技术区长奖。

  □创业感悟

  【谈知识】

  作为一位职业科技人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迅速推向市场,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是我的一个梦想。我相信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一定会变成我最大的财富。

  博士、教授创业的本钱在哪里?我觉得他的本钱不在于刚开始有多少钱,他的本钱在于他的智慧和大脑,他的技术和专利储存在大脑里。这是他真正的本钱,随着创业的推进,他的价值会得到真正的体现。

  【谈发展】

  当你真正面对市场的时候,你发现你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攻关,不能忽视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技术和市场的结合。

  企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公司搬了起码5次家了。刚开始开发的场地很小,就100多平方米。做完了想放大,就又租一个地方,然后再放大,再租一个地方。终于从100平方、1万元开始,发展到现在公司能投资七八千万的水平,拥有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

  【谈市场】

  虽然拥有博士的头衔,但你仍然要从最基层的推销员做起。不要想到你是博士、你是教授,你什么都不是。你来卖产品,对方就是你的上帝,你就是一个推销员。

  有一次我们去等一位老总,在人家门口等了三四个小时,人家回来了,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然后和人家见上一面,递上名片、资料,谈一谈。回来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这位老总见一个博士上门等了这么久,很感动。第二天就打电话给我们,说要来考察我们公司。

  □精彩语录

  “企业内循环还好办,要实现社会外循环就难了。

  企业家当然要想到赚钱,想到效益。没有效益,何谈循环?

  一个产业的发展,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四要素缺一不可。

  技术也是一种商品,还是高附加值的商品。技术、专利、品牌,那才是一个城市的真正实力和氛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