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离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还有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02:34 深圳商报

  尽管权威部门的权威人士一再表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没有时间表,但是,我们近几年来显然一直处于向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过渡的进程之中,而且现在这个过渡进程似乎出现了加速的迹象。

  在14日央行公布的六项外汇新政策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放宽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政策,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为每人每年等值2万美元(含2万美元)。境内居民个人在
年度总额内购汇的,凭本人真实身份证明并向银行申报用途后办理;超过年度总额购汇的,经银行审核外汇管理规定的真实需求凭证后办理。

  虽说央行外汇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减缓巨额外汇储备所导致的

人民币升值压力。不过,“放宽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政策”的相关信息还是很容易引发我们另外的联想:距离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究竟还有多远?

  我们当然距离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个目标还很远。根据金融学定义,货币的自由兑换是指一种货币的持有者,可以按照市场

汇率自由地把该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而政府不对这种兑换设置任何限制,它包括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显而易见,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标志——资本项目可兑换尚需时日。虽然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一大条件——足够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有了,但是诸如资本市场、银行体系、金融法规体系等条件我们尚不具备。不过,这不等于说,我们距离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个目标远得不可企及。

  实际上,就央行今次“放宽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政策”的相关内容而言,至少在城乡居民个人生活的层面上,我们已可嗅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味道:私人购汇额度的上调和手续的简化,无一不是表明城乡居民用汇自由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这不过是我们向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目标过渡进程中的最新标记。早在2004年11月16日,央行为合法私产转移到海外开了绿灯;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提高了自费留学人员的购汇指导性限额,取消原来2万美元的上限。央行新近的政策表明,我们正在加速接近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个目标。

  关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时间表,此前已经有过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来自一位海外经济学家。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中国有望于2008年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虽然这种预言里充满了太多的“忽悠”味道,但是,人家毕竟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说的话多少有点根据。所以,联系央行近两年来陆续出台的外汇政策和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个目标,不像他忽悠的2008年那么近,可能也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远。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