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评论]资本在房地产业扎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12:5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已满一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烧”是否已退?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有部分地区出现“降温”迹象,但广州、北京等地仍是楼价飙升,可以说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看好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而普通消费者呢,虽然对房价高涨怨声不断,也依然对房地产投资抱有期望。从阳光家缘的成交数据分析,尽管广州楼价步步走高,但成交量并未随之下降,还有向上走的趋势。
在某种意义上,这段时期的观望本身就是一种长期看好。在目前的大类资产中,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近几年的回报率水平都不能令人满意。而各类收藏品如字画、邮票、古董、黄金价格则鸡犬升天,关键的原因就是大量的货币财富无处可去。作为重要资产类别,房地产的吸引力不俗。 截至2005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超过14万亿元。这笔社会财富在寻求不到更为可靠的投资路径时,房地产业无疑会成为投资的重要考虑。而这一趋势也在地方政府和银行政策等“外部信息”的影响下得以巩固。 实际上近来陆续浮出水面的“外部信息”对消费者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不少地区银行纷纷明里暗里“松绑”个人房贷,提高贷款成数,优惠贷款利率。而“取消转按揭”、“购房退税”等救市声也时有所闻。虽然有业内人士提出,一些地方急于放松银根(个贷)和积极“救市”,有悖中央宏观调控初衷,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各地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市场“需求”。 可以说,国内投资渠道的“贫困”是房地产业泡沫难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有关方面除了继续对房地产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外,尽快拓宽投资渠道,防止民间资本在房地产行业扎堆也是当务之急。 政府、银行肯定会“托市”,这是房地产商和消费者普遍的看法。房地产商热度依旧,消费者投资情结难解,这两种效应叠加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房地产市场“泡沫”会越来越大。(方芳) (含辛/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