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数字电视标准起点太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 10:12 经济参考报

  业界期盼已久的数字电视标准终于有了定论,各大彩电生产厂商从此可以放开手脚在数字电视市场大干一场。不过,此次出台的数字电视标准只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或排他性,标准起点太低能否真正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成为业界新的疑虑。

  数字电视25项标准公布

  千呼万唤的数字电视标准终于出台了,但新标准一出台,就犹抱琵琶半遮面,强调了标准的“推荐性”,而非强制性。

  3月31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包括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基础标准(术语及试验方法)、接口标准(射频及音视频等七大部分)、机顶盒标准(通用规范和测量方法)、机卡分离标准(技术和测试规范)等四大类25项数字电视行业标准。

  此前,在国内各大卖场几乎所有背投、

等离子
液晶
等高端彩电都号称“高清”,企业偷换概念的说法屡见不鲜,且不同品牌价格差距很大,使消费者在购买时难辨真伪,因而数字电视显示器类的高清标准尤其受关注。

  根据该标准,等离子、液晶、液晶背投、显像管背投电视等新型彩电清晰度必须达到720线以上才能称为

高清电视。照此判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彩电中可能只有1/3达到标准。

  此外,业界普遍关注的机卡分离标准也同期公布。基于PCMIA接口的方案被推荐为行业标准,而基于USB接口技术方案、智能卡方案目前还处在试验阶段。据了解,如果USB接口技术方案、智能卡方案条件成熟的话,也可能被认定为行业推荐性标准。因为一台彩电如果想要被认定为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除了满足清晰度必须达到720线(CRT数字电视满足620线)之外,屏幕尺寸、对比度、亮度、运动图像拖尾时间、立体声效果、电路等将近30个指标也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

  信息产业部相关人士就此表示,该25项行业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利益。考虑到当前相关产业状况,为使标准得到更好地贯彻,信息产业部对以上系列标准中涉及显示器清晰度指标的六项标准给予九个月的过渡期,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其余标准自颁布之日正式实施。

  能否规范市场尚存疑虑

  信息产业部25项数字电视相关标准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曾令中国彩电业苦等多年的数字电视标准终于有了雏形,从一定程度上也为数字电视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不过,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些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而属于非强制性标准,能否真正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还有待观察。

  所谓非强制性标准,也称推荐性标准或自愿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这类标准不具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对此,中国数字电视产业联盟主席郭柯解释说,“根据我国的标准化体系,除了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以及环境等因素的标准是强制性外,其他都是推荐性或指导性标准,所以这一批标准都是推荐性的。”众多彩电厂家则表示,这一标准的多数指标都比企业现行的生产标准低,或者都是现有技术水平可以达到的,并不会对日后生产造成太大的影响,“眼前的这些标准只是对企业研发制造有参考作用。”

  另外,与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相配合,广电总局也将于今年出台数字电视的地面传输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以推进数字转换进程。然而,一个是信号传输标准,一个是终端显示产品的标准,尽管两个标准所指对象不同,但因为涉及信号传输与电视接收的交叉环节,国内彩电企业和上游彩管生产商都在担心两个标准能否兼容。

  标准滞后的市场教训

  为了不让DVD标准的悲剧再次在数字电视产业上上演,我国各相关部门和企业早在2001年就开始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在刚刚颁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数字音视频产业还与3G、高性能计算机等一起被列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培育重点。

  然而,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数字电视就进入了旷日持久的标准争论阶段。有专家这样比喻:数字电视产业化就像一场国际竞赛,当欧洲、美国、日本等选手已冲出很远的时候,中国还在起跑线上做热身运动。

  现在看来,标准的最终主导权将不取决于市场意志,更多的出自行政主管部门的“多部门协调和综合考虑”。据知情者称,数字电视地面标准没有出台,不只是因为目前的标准存在技术问题,更主要是因为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使得本来很正常的国家标准,成了争名夺利的利益博弈场。

  尽管数字电视标准“千呼万唤始出来”,但这样的低起点标准显然已经滞后于市场。而更耐人寻味的是,我们能够完成许多诸如载人航天等复杂的技术工程,却对数字电视标准这个技术复杂性相对较低的项目无法做到更加完美,以至于很多人无法从中全身而退,造成了财政投入的巨大浪费,丧失了早日成为国际标准的良机,其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发人深省。


 本报记者 傅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