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什么是幸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02:52 中华工商时报

  幸福指数反映的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无论是坐在男友的自行车后,还是坐在他的汽车上,恋爱中的女性会感到同样的幸福。文章作者端木正阳从多个角度来诠释幸福的含义,十分耐人回味,由于篇幅有限,今日我们刊登前半部分,以飨读者

  什么是幸福?

  汉语词典上解释说:“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对生活有巨大兴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而非可以量化的物质。”

  如果“幸福”也可以分类的话,可分为“典型幸福”和“非典型幸福”。所谓“典型幸福”,就是指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人生重大幸事、重要转机中获得的欢愉和满足。所谓“非典型幸福”,则是指从平常生活中感受的那些细碎的快乐和愉悦。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就把幸福完全理解成了“典型幸福”,却看不到“非典型幸福”,所以他们总是缺乏幸福感。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经常遇到“典型幸福”,在人生的某个时段我们甚至会屡受挫折和磨难,所以仅靠“典型幸福”来感受幸福,难免会失望和沮丧。在更多的时候,在更大的程度上,我们的幸福感还是来自于平淡日子里的“非典型幸福”。但由于那些引发“非典型幸福”的事情太习以为常,太司空见惯,太微不足道,很多人渐渐就熟视无睹,感觉不到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前捷克总统马萨里说:什么是幸福?这就是你有权走到中心广场上,放开嗓子高喊:“上帝啊,我们活得多差劲啊!”。贫嘴张大民的观点是“没事偷着乐”是幸福。几米说:“幸福就是牛排即将端上桌来的那一瞬间”。林林总总,不外乎盲人摸象般从各个侧面勾画了幸福的侧影。

  幸福指数关键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满足即是幸福。幸福不单单是饱暖的满足,它是一种寄托,一种肯定,一种自我存在感的强烈体现,是一种厚重的成就感。

  财富。金钱可以买来一定程度的幸福,比较富裕的人总是比较幸福。可一旦吃穿住的问题解决了,你多赚的每一元钱的意义就会越来越小。回顾以往的半个世纪,工业化国家的个人收入是翻着跟头地往上涨,但是幸福的档次却未见有何起色。此外,金钱可以买来社会地位和身份,而社会地位和身份又会使你自我感觉良好。因此那些另辟蹊径追求社会地位的人们,如科学家、演职人员,会对薪酬较低的工作乐而不疲。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理谁都懂。每月人均收入2000元的家庭,生活会比较幸福。低于2000元,就可能经常为钱的事

  感觉紧张、窘迫。高于2000元,老婆要买

化妆品、高档东西,丈夫要出去找小姐、学坏,就会不幸福了。家里不很富有但又够用,就是最幸福的。

  童心。众多国人对一些中老年人喜欢手舞足蹈、载歌载舞不理解,甚至斥之为“精神病”。这些人忽视了童心不泯能增加许许多多生活情趣。其实,只有童心不泯,青春才可常驻,爱情才可历久弥新,所以最好能保留多一点儿天真、单纯,多拥有一点儿爱好、好奇心,多玩一点游戏。不管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在外尽管当“正人君子”,可回到家,大门一关就最好当大孩子。

  欲望。欲望是幸福的敌人,知足者常乐。一项调查表明:不与别人比高低所带来的幸福是高收入所能够带来的幸福的5倍!每个人欲望的差别会导致幸福感受的差别,这说明了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收入增加后仍然没有得到幸福。根据美国民意测验机构对过去20年中美国人“过好日子”需要什么样的物质条件的调查显示,日子过得越好的人开列的需求物品的清单越长,而他的“好日子”就越难以达到。

  浪漫。也许有人碰上这样的提问:“工作、家务忙了一整天后,一家人为什么不去散散步呢?”会回答说:“我很累”。然而这些说“很累”的人过不了一会儿就垒起“四方城”来,甚至彻夜通宵打

麻将。可见,能否浪漫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浪漫情怀。不要以为浪漫无边就是献花、跳舞,不要以为没有时间、没有钱就不能浪漫。要知道,浪漫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

  美貌。当科学家们让测试对象被人羡慕或夸赞他/她的外貌时,测试对象总是会感到非常陶醉和幸福:生活偏爱美貌之人。最诱人的脸蛋儿具有高度匀称、和谐的美。有证据表明,匀称反映了好的基因和健康的免疫系统。由此可见,漂亮的人还能由于更健康而更幸福。可不幸的是,研究表明,一般人都比较自卑:女人老是觉得自己太肥胖,男人老是觉得自己不强壮。

  有事做。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病重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有事做的时候,这时他就会觉得日子过的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都会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友谊。友谊是幸福的源泉。社会学家迪尔勒从印度加尔各答市的3个阶层(中产阶级、学生和贫民窟妓女)中抽查了83人,以2作为中立数,使用比例换算法来测量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三种人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我们认为,社会关系是主要原因。”迪尔勒指出,被剥削阶层满意程度高的具体领域主要有:家庭2.5分,朋友2.4分;贫民窟的居民打分则更高———可能是他们更能够得益于社会及亲友的支持和资助。

  教育。教育可以使我们脱离无知和自卑,走向理智,有时可能与宗教产生冲突,但我发现很多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往往能够将宗教科学化。

  婚姻。已婚者比未婚者更幸福,这是全世界社会学家都同意的结论。在一项对超过3万名德国人的15年的追踪研究中,迪尔勒及同事发现,幸福的人们愿意结婚并保持良好的婚姻状态。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结婚来得到幸福?德国的追踪研究证明是肯定的,其影响大约开始于“大喜日子”的一年前,而且至少也能持续到婚后的一整年。此后,大多数人的满意水平又退到了原先的程度。

  但研究人员说,这个论断掩盖了一个事实:一桩好的姻缘可以有持久的正面影响;而那些原本就不幸的人们加上不幸的婚姻就会更加不幸。另外,你不能够在非婚同居中得益,这是因为非婚同居者缺乏法律保证,这正是他们不太幸福的原因。因为所有的研究数据都表明,人类没有安全感是不行的。

  博爱。幸福与利他主义行为有密切联系。但人们目前还不清楚:是幸福的人爱行善,还是行善的人更幸福?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康诺最近做了一次有意思的实验。他召集一些学生回答调查问卷,并向一半学生支付了10美元的劳务费,另一半人分文未支。然后,他告诉领到钱的人,应与未领到钱的人一起花掉。结果发现,越是幸福的学生,越喜欢把钱拿出来让大家一起花掉;而那些特意表现得慷慨大方的人却没有什么幸福感觉,事实上,他们甚至还有点儿不愉快,因为他们所关注的是自己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康诺得出结论,某个慷慨大方的行为不能够使人们更幸福,个人善行的积累效果才能使人更加幸福。

  年龄。老年人往往更加幸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劳拉·卡斯登森在一项研究实验中,选取年龄在18—94岁的184人,让他们当侍者,每天让他们当5次差,每次当差后让他们填一份情绪情感的问卷。结果显示,老年人填报积极情绪的次数与年轻人一样多,但是老年人填报消极情绪的概率却明显少于年轻人。卡斯登森指出,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年人逐渐学会了抓住使其幸福的事情,放弃那些容易产生麻烦和不幸的事情。看来,要学会享受幸福,人们不仅需要认识到自己可能拥有的一切,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认识到永远不可能拥有的一切。

  心态。一个人心态平衡时,免疫力、抵抗力、康复力全部达到最佳状态。古人提倡清淡虚无,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人挺有钱,但每天起来先想到的是股票跌了没有,谁想坑我,谈判的时候该怎么说,倒不如穷人生活得好。早晨醒了,提了个鸟笼子去什刹海遛遛,吃个油饼,晒晒太阳,心里舒坦,活得挺好。日本医学科学家做过实验,八对小白鼠原来分别关在八个笼子里,有自己的水、食物和配偶,后来“改革”了,它们要到公共的食堂里吃饭喝水,原来的小环境被打破了,争吃争喝不说,“搞对象”也要抢,都想找漂亮一点的,于是这组老鼠血压很快就升高了,有的还得了脑溢血。(上)《金地》(12H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