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实施三大战略 构筑现代化新城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09:34 中国经济时报

  ■来自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告(下)■通讯员虞付月本报记者柴国荣徐祖贤

  阳春四月,正是杭州最美的时节。而正在打造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杭州下沙,到处是花团锦簇、生机勃勃的景象。

  目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步伐

  浓墨重彩勾画发展蓝图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架构初步形成,成为以外商投资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知名企业与品牌高度集聚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区;高教园区全面建成,成为产学研有机融合,人才高度集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科技创新先导区;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框架初步形成,成为城市功能配套,城市个性鲜明,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

  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42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15%;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到40%;财政总收入5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开发区前10位。

  大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建成保税物流中心与普洛斯物流园、中新科技园、

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四大特色园区;争取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及开发区政策性扩区,启动建设江东工业园区,切实发挥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作用。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市民中心、会展中心、公共图书馆、影剧院、中心医院等十大公共服务设施;初步形成沿江居住区、新城中心区、开发区启动区3个居住组团。配合做好钱江九桥、城市地铁建设,构建立体式交通网络。

  生态建设的各项主要指标将全面达标,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大于35%,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质量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下降10%,完成ISO14000国家环保示范区创建。提升城市景观形象,以优美环境增强新城的吸引力、凝聚力,更好地发挥环境生产力的先导作用。

  教育、卫生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建成一批教育、卫生设施,普及“十五年教育”;社会就业充分,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社会保障覆盖率75%以上,失地农民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50%以上;加快建设

经济适用房、职工廉租公寓、农民多层公寓,满足多元居住需求,更好地发挥移民新城对各类人才的吸纳作用。

  全新理念引领“十一五”发展

  根据对发展形势的新判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实施“十一五”规划确立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和杭州市委提出的“发展、创新、节约、稳定、为民”的方针,推进“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三大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自主创新,引领和谐创业,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提升经济辐射功能、科技创新功能、综合服务功能,为构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认为,要把科学的发展思路转变为富有成效的实践,关键要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开发区“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又快又好发展理念。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用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两轮驱动”方针理念。既要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两轮驱动”,通过加快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同时,还必须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两轮驱动”,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城市功能。

  三是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念。要坚持“四个并举”,实现“四个转变”。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推进科技进步并举;从偏重引进向注重消化吸收、创新创造转变;坚持内外资、二三产业并举;从单纯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坚持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与着力增强服务、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并举;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

  “三大战略”昭示下沙美好未来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强力推进“工业兴区、科技强区、环境立区”的三大战略。

  实施“工业兴区”战略,核心是要打造国际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行招商与引资并重,使开发区尽快成为跨国公司转移现代制造业的生产环节、研发中心及其服务外包的重要承接基地。同时,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综合投资环境,并且,充分利用大学城优势,构筑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大手笔建设新世纪大学城。大学城的建设不仅为开发区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而且是开发区城市化进程中提升人文内涵的助推器。因此,大学城可以说是下沙新城的核心竞争力,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发动机”。

  实施“环境立区”战略,铸造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开发区坚持推进城市化这条主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四高方针,优化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投资创业环境,并按照接轨国际软环境的要求,致力于建设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把下沙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