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源和堂暗合“盐和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00:00 东南早报

  □早报记者蔡绍坤

  “源和堂”已有90年的历史。这家泉州的“老字号”原是晋江人庄杰赶、庄杰茂两兄弟于1916年创办,厂址初设于晋江青阳。据源和堂的退休员工陈天舍老先生介绍,庄氏兄弟最初以摆水果摊为生,每天常有一些卖剩的水果,为了防止水果腐烂,他们将水果用食盐腌制起来晒干,制作成闽南常见的“咸酸甜”干果,这就是“源和堂”蜜饯业的起源。

  1918年,为了谋求发展,庄杰赶先生将水果摊交给兄弟打理,自己走南闯北,当过很长时间的海员。十几年的奔波,使庄杰赶积累了不少经验。1932年,庄杰赶结束海员生涯,回到青阳兴建厂房,办起蜜饯手工业作坊,同时开设蜜饯门市部。当时,庄杰赶以贴在门上的红对联“源水和甘,和末配制”的头二字“源和”为招牌。陈天舍老先生认为,盐与糖都是蜜饯的主要配料,而在普通话中,“盐”与“源”谐音,“糖”与“堂”也谐音,所以“源和堂”即为“盐和糖”,蜜饯作坊的招牌取这个名字,也与蜜饯的主要配料有暗合之意。

  从那时起,“源和堂”三个字就逐渐叫开了。当时的晋江,有很多海外华侨经常来来往往,源和堂蜜饯深受海外华侨喜爱,常被他们带出国去馈赠亲朋好友,“源和堂”这一品牌因此很快也在海外被叫响。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洋交通中断,侨汇断绝,源和堂外销业务停滞,直到抗战胜利才重新兴旺起来,并迎来了解放前的全盛时期。1945年,源和堂在漳州石码建分厂,并在厦门设分行,在石狮、安海等地也设立了代销店。

  “源和堂”的招牌,这时也已换上厦门著名书法家罗丹的墨宝,这和“源和堂”在厦门的发展历史也有关系。陈天舍老先生介绍说,上个世纪30年代,罗丹在厦门创办了自己的风行印刷厂,并以自己独特的书法招揽业务,很快就在厦门打出了名气。那时,庄杰赶先生和罗丹已是好朋友,源和堂的招牌,就是在那个时候由罗丹先生题写的。源和堂后来的厂名,用的也是罗丹的字体,这是后话。

  解放后,庄杰赶提出申请,要求对企业进行公私合营,获得政府批准,“源和堂”成为本地首家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定名为“晋江专区公私合营源和堂果子食品加工厂”。1956年,源和堂正式转为国营企业,直属

福建省轻工厅。这时,加工厂已经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产量达到1000吨,花色品种增至100多种,产品销售不仅遍及全国各地,还远销到东南亚、日本、美国、欧洲等地。源和堂的蜜饯,有“美名驰五洲、香甜满人间”之誉,“源和堂”这三个字,也一度成为泉州蜜饯的代名词。

  即使是现在,每到春节前夕,很多人置办年货和选购馈赠亲友礼品的时候,仍不会忘记这家老字号生产的蜜饯。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