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被逼进死角的音像公司近来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条生路———发烧天碟,原本只是这个行业里一个几乎不被人注意的小品种,突然间变得抢手起来。
高售价吸引音像商一哄而上
“两年前,做发烧天碟的公司就那么四五家,出的基本上都是精品;现在你去音像
城看看,大概有上百家做这个了吧,可是有多少是真正的发烧碟?”做了几年的发烧碟,广州涂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销售部经理易德纲此刻显得很无奈。
过去一两年间,音像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少公司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与此同时,他们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影音产品有了更高的鉴赏力和消费力,零售价一百多元的发烧天碟也不乏追捧者。日常的流行音乐、影视DVD批发价大都在10元左右,而发烧碟的价格是这个水平的3-4倍。于是不约而同地,大家都把这当成了新的生财之道。
3月31日至4月2日广东音像城2006春季订货会举行之际,各地音像界人士汇聚一堂,与去年感叹市道艰难不同,今年业界探讨的是如何进军发烧碟市场。
一家主打产品是电视台知名节目的音像发行商告诉记者,发烧碟近来行情不错,所以他们也打算下水一试。“我们自己不做产品,跟外面的策划人合作,由他们制作,我们投资20万元,第一张碟计划6月推出,只要卖出5000张就可以保本。”
粗制滥造难保发烧碟清誉
3月31日,中国发烧天碟俱乐部在广州音像城成立,这个俱乐部希望通过专业玩家的集体鉴赏,优化发烧天碟的制作水平,同时为发烧天碟的发行程序履行规范;在提高会员聆听水平、加强会员之间联系的同时,架起“发烧友”与商家的桥梁,俱乐部还计划制定发烧天碟的各项指标。
据俱乐部组委会副主任程国平介绍,所谓“发烧天碟”,至今也没有一个官方的或者正规的行业标准,它通常指录音和制作精良的唱片,适合用优质的音响设备来欣赏,表现出高保真的效果。作为主观的音乐产品,虽然不能用硬性的指标来规定什么是发烧天碟,但是,一些常规的判断手法还是适用的。
程国平认为,现在扰乱发烧天碟市场并不是盗版碟,因为发烧友对品质要求很高,基本非正版不买;真正对市场造成伤害的是打着“发烧”的幌子,音效却只达到一般流行品质的那些粗糙产品。
通常发烧天碟讲究还原真实声音,比如音乐碟,听时恍若置身乐队面前,甚至可以清晰辨别出各种乐器的位置,这就要求用专业乐队录音,但很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采用电子合成技术。
发烧天碟与流行音乐的区别在于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所以在编曲、配器、歌手路线上都需要严谨的策划,但在很多公司的概念里,老歌翻唱就是发烧碟。一家老牌影音公司近年来经营不善,已经很久没有出品新作,但近期市面上却出现了他们的发烧天碟,仔细一看,原来是多年前灌录的老唱片换了新包装。
发烧天碟唯一的鉴别方法就是亲耳聆听,但受条件局限,不可能每家店都提供高品质的试音音响,即使能够提供,不同格式的发烧碟适用的机器也有不同,并不能完全保证发挥出原有的效果。
程国平介绍,发烧天碟俱乐部的成立,就是为了组织一大批专业发烧友,对发烧碟进行集体鉴赏,评选出真正的好碟,让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去。记者王素慧
(夏天/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