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金融衍生品发展驶入快车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李晓晔

  随着金融业开放进程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自今年2月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选址上海以来,有关金融衍生品大发展的言论就更是层出不穷。于是,缺乏经验和人才也就成为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窘境。

  “今年是金融衍生品筹备年”

  “今年是金融衍生品筹备年。”3月29日,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管张光平在“2006首届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上表示,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渐放松,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将继续推出。张光平认为,国内衍生产品市场已进入了初春时节,再过两三年,场内的期权应该会推出,到2010年预计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将占到世界50%。

  与张光平观点相似的还有中国银行资深国际金融专家王元龙。他说,“今年1月以来,央行又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规定,包括开展人民币、美元货币调期业务和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以及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的筹建等,可以看出央行确实非常重视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这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预见其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大。”

  张光平介绍,2003年国内交易量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成交金额尚不足90亿美元,仅为当年8520亿美元贸易总额的1.06%,而在全球范围内,这一比例高达200%-250%。目前国内金融衍生品交易已经有了很多场外市场,场内市场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国内人民币远期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影子市场,国内应该加速发展银行间的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尤其是人民币远期市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认为,依据是市场化程度,股指期货最有可能拔得金融衍生品上市头筹的品种。“国务院已经明确要求年内完成股改,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股指期货的起航已经没有障碍了。”常清表示,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做空机制建立等背景下,股指期货的研究和报审不像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涉及其他部门,纯属证监会的内部事务,其上市的不确定性远小于其他金融期货品种。而且,在证监会的亲自推动下,准备工作已经十分充分。随后,可能推出的是汇率期货,最后是利率期货。

  “自去年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利率已经开始向市场化迈进,而且正在加速。”王元龙谈到,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和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而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品工具对于控制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既能降低融资成本,也具有形成新的盈利模式等功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指出:“要在推进内需主导战略的同时,继续加快外汇市场的改革,丰富避险交易品种,提高银行和企业的避险能力,以尽快提高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的可能性,减轻国际压力。”

  中鼎华信北京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经济顾问肇越也表示,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汇率以及

股票价格波动加大,因而市场对套期保值和投机获利的需求提升,必然推动衍生产品的日益活跃。全球500强企业中有90%利用衍生品交易来防范风险,因此我国企业也迫切需要利用金融衍生产品管理日益突出的金融风险,以改变传统风险管理手段落后低效的状况。

  “金融衍生品是柄双刃剑”

  “金融衍生品一方面可以用来避险,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其投机性而带来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处理不当就会加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重蹈巴林银行、大和证券的覆辙。”王元龙在回答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问时谈到,从国际上看,金融衍生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而且还在继续迅速发展;从我国情况看,为了防范风险一直以来都加以严格的限制,再加上金融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相关经验和人才,这些都导致金融衍生品发展缓慢滞后。

  “外资金融机构饱经市场实战考验,在金融衍生品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一旦中外双方都进入市场,我担心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无法与外资银行竞争。”王元龙不无担心地对记者说。他认为,对于金融衍生品可能带来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避免负效应的两个条件是:宏观方面,需要一个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微观方面,需要金融机构建立一套内控机制。

  张光平认为,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宏观经济条件已初步具备。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法律体系很不完善、监管制度尚不健全、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强,发展金融衍生品、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潜在风险非常突出。

  理性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与会学者基本上达成共识:鉴于避险而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利润以应对激烈竞争的需要,要理性推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既要积极更要稳妥,不能冒进、一哄而上,要循序渐进,适时发展已具备条件的衍生产品。

  监管当局应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从事衍生产品交易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定其最低资本额及风险承担限额,对其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等;金融机构内部应加强自我监督管理,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制定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慎重选择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严格控制交易程序,加大对越权交易的处罚力度等;要制定统一的资料披露规则和程序,以加强财务监督和改善信息披露。因金融衍生市场具有跨国性,有效的监管还需国际间的通力合作。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则对金融衍生品未来发展空间持怀疑态度,他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国内连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条腿’都存在问题,还能在多大程度上指望金融衍生品这‘第三条腿’呢?”尽管他并不看好金融衍生品,但他认为,有必要加快交易人员、研究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完善交易所的治理结构,尽快建立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绩效考核系统,培育理性投资队伍。另外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衍生品向高层次发展。再次,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健全机构参与者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机制。加快市场经济改革步伐,促进利率和汇率的完全市场化。

  记者随机对三位参会的企业家进行了采访,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出口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如果学会使用金融衍生品避险就可以锁定利润。但是现在连公司老总也缺乏对金融衍生品的了解,更不用说市场交易实践了,加快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很重要。”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