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投资人损失有限偿付可望立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17:16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时,个人投资受损,国家全额“埋单”即将成为过去时。

  不再捧在手心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论坛上再次明确了决策层和监管机构的坚决态度:投资者要承担自主决策带来的风
险。她直言:“只要我们的监管者放松对金融产品的管制,做好风险提示,才能教育投资者‘吃一堑长一智’,而不是捧在手中精心呵护。”

  此前,在

证券公司个人资产损失赔付中,分类分级有限赔偿已开始实施。

  但将有限赔偿原则由部门规章上升到法律高度,并出自高层之口,这还是首次。市场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市场手段被更广泛地用于约束规范投资者的行为。

  同样,在给出一手“警戒”时伴随的是另一手“鼓励”。吴晓灵在会上表示,监管者应允许各类金融机构运用国际金融市场上成熟的金融产品,为企业和投资人服务。这意味着央行有可能在年内批准更多的创新衍生产品和服务类型,以鼓励中国的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限应对“后入市”阶段的挑战。

  开放才有竞争力

  她还对近期出现的“外资并购威胁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在后WTO时期,没有金融自由化,我们的创新成果只能被外资创业基金收购,我们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只能到海外上市或被外资收购、兼并,我们的高端客户只能成为外资金融机构的座上宾,我们这个原材料的购买大国和重要产品的出口大国就没有定价的话语权。“中国不乏科技创新人才,不乏有战略眼光、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家,也不乏有眼光敢冒险的投资人,更不乏虽无以上才能但也愿借助‘外脑’投资获利之人。但中国缺乏把他们撮合在一起的平台和机制,于是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外资凭借他们融资能力的优势抢占先机。”“不放开中国人融通资金、配置资源的能力,就不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短短一语,全场听众心中却觉得铿锵有力。

  这样的表态也意味着国内金融有望对民间放开,金融机构主体日益多元化,能够提供的产品也会日益多样。之前被广为诟病的融资难、风险单向、需求和供应不匹配将逐渐得到解决,国内储蓄高企和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深层问题也有望改善。

  她还对现今如何深化金融改革发表了意见。在她看来,27年前的金融改革是以“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为起点;27年后的今天,则应该把“让金融发挥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作为继续深化改革的目标。“要让金融真正发挥核心作用,从宏观上要进一步增强中央银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从微观上,我们应尊重市场主体的投资和筹资的自主权,让金融机构回归金融中介的服务本质。”

  记者张勇

  警戒

  金融机构出现风险,由国家全额“埋单”做法成过去式。

  鼓励

  央行有可能在年内批准更多的创新衍生产品和服务类型,以鼓励中国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限应对“后入市”阶段的挑战。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