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还存在部分代课教师的现状,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近日表示,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清退工作,“在很短时间内,将要把余下的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他同时指出,对于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新聘教师公开招聘,取得正式教师资格。(《第一财经日报》3月28日)
几十万代课教师的饭碗即将不保,我总有种心酸的感觉。大概因为我来自农村,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代课教师(民办教师)手把手教我,他们给过我粮票,送过我衣服,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相信,很多正享受着都市优越生活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都曾受恩于代课老师,并一直心存感激。
对代课教师的感激之情,不应仅限于个人情感层面。各地各级政府乃至我们这个国家,都应该深深地感谢代课教师。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力量极其紧缺的情况下,是几十万代课教师甘愿以很低的工资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帮助国家和政府支撑起了农村基础教育大厦,圆了无数农村孩子的上学梦。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代课教师,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大厦早已坍塌。
抛开情感因素,以理性的态度来看代课教师清退,其实也大可商榷。代课教师固然文凭低甚至没有文凭,可他们有丰富的农村教育经验,他们可能就是学生村里的人,与学生和家长心贴心,更了解学生,更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作为接受启蒙教育的学生,可能更需要这样的老师。(晏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