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桐乡蚕种异国“吐丝织绸”改写乌兹别克斯坦千年养蚕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08:5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张海生通讯员陶克强李晓鹏

  3月27日,浙江花神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新平忙个不停:先是到浙江省农业厅办理蚕种出口产地证,随后又到嘉兴办理动植物检疫相关证件。因为,4月5日,他要向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出口6万张蚕种,“对方天天催着我们发货”。

  生产经营丝绸20多年的“花神”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997年,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农业部门到浙江大学求购优质蚕种,浙大向对方推荐了“花神”,当年“花神”就向对方出口了两万张优质蚕种。据介绍,桐乡的优质蚕种令布哈拉州的“土种”相形见绌——桐乡蚕种每张干茧产量比当地蚕种净增8公斤,净增收入6美元。尝到甜头的布哈拉州农民纷纷要求扩大桐乡蚕种引进量,从而使桐乡蚕种出口“与年俱增”:1998年5万张,1999年7万张……桐乡蚕种在布哈拉州引发了一场“种子革命”。

  布哈拉州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种桑养蚕的历史已达1000多年。虽然当地电、气价格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由于蚕种质量差、缫丝设备落后,其丝绸产品的质量难以达到国际标准,以致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有着资金、种子、技术、信息等诸多优势的“花神”从中看到了潜在的商机,便向对方提出了合作办厂的设想,双方一拍即合。2001年初,总投资221万美元的中乌合作企业布哈拉缫丝厂正式成立,“花神”占了63%的股份。据介绍,该厂不仅是中方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最大的企业,而且使当地实现了种桑、养蚕、加工、经营“一条龙”作业,改变了当地茧丝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低劣的局面。当地权威专家说,桐乡蚕种改写了乌兹别克斯坦千余年的养蚕历史,是传播两国友谊的使者。

  优势互补,换来共赢。2001年以来,桐乡每年向布哈拉州出口蚕种12万张,最高时达17万张,累计出口额已近300万美元,带动缫丝机零配件出口额50万美元。而布哈拉州更是收获多多:干茧年产量由过去的6000吨提高到现在的8000吨;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拉动出口,每年出口创汇150万美元;当地600多名失业工人重新就业;带动17.5万农户养蚕,每年蚕茧收入达102万美元。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