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社会指出亚洲经济须警惕各种消极因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 23:11 中华工商时报 | |||||||||
亚太经社会为2006年经济发展建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日前在京发布了《2006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概览》,指出2005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从2004年创纪录的4.0%减缓到3.2%,并重点预测了石油、国际收支不平衡、利率、禽流感、贫困、侨汇、世界贸易组织七个方面将对2006年亚洲经济造成的影响。
最不发达国家尤其应警惕高油价 2002年以来石油价格翻了3倍,虽然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然而全球经济却尚无放缓的迹象。由于亚太地区高度依赖石油,在2006年仍然有可能由于大幅度石油价格上涨而受到冲击。净石油进口国需要采取步骤以便做出调整以应付这种风险,一方面需要减少高石油价格所造成的不利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对付其消极的宏观经济影响。就2006年而言,《概览》假定石油价格将继续在50-55美元一桶的范围内波动。然而有人担心,在未来的4年中石油价格的趋势有可能上涨到每桶100美元。 《概览》指出,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最不发达国家尤其面临冲击的风险。这些国家较少有机会获得替代性的资金来源以便缓和由于高石油价格所造成的临时性国际收支赤字增加所带来的冲击。正像在1970年代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石油贷款所做的那样,国际金融机构需要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或者安排财政援助。 国际收支不平衡构成重大风险 2006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日益扩大的状况对亚太经社会地区经济构成了重大经济风险。这些不平衡的突然性解决有可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造成巨大混乱,同时造成不仅仅涉及到美元而且也许涉及本区域若干种货币的重大汇率不稳定的情况。而这些现象,又可能会通过使得消费者和投资者都更加害怕风险并可能把储蓄更多地转到房地产和贵重金属方面而对本地区的经济造成消极影响。 亚洲各经济体在2006年需要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更加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合在一起对于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近些年,许多国家采取了财政坚实化政策,以便减少日益增加的公共债务负担,同时为私人投资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高石油价格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导致了本区域各地收紧银根的政策和利息率上升,虽然存在着少数显著的例外状况。通过加强长期财政坚实化的效应,尤其是在那些通过减少政府开支而不是通过改善税收以达成此目标的国家之中,高利息率肯定会影响经济活动的速度。 实际上,在那些低利息率造成了以债务支持的私人消费强有力增长并造成了资产泡沫的国家中尤其存在着危险。 因此人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恰当地配置财政和货币政策以便在未来12-18个月内确保产量稳定的增长。 禽流感应对措施应充分 到目前为止,禽流感的发生主要影响了东亚及东南亚的家禽。在2003年12月到2006年2月之间,本区域共有161个人类患上禽流感的案例,造成了86例死亡。但目前还没有使人类免遭禽流感侵害的疫苗。 一种高度致病性可能全球大流行的禽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的估计数从500万到1.5亿不等。作为一种保守的估计数,一种全球大流行病对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所造成的损失在一个季度内就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之巨,在最坏的情况下可以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为了处理这种疾病更广泛的蔓延所造成的代价迄今为止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大约0.1%。但是,如果它以一种全球大流行病的形式出现,涉及到迅速的人际传染,那么由于实施广泛隔离措施并且限制旅行,禽流感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混乱并且对公共卫生预算造成巨大负担。 鉴于这些风险的存在,在亚洲,当务之急是要采取集体准备措施,储备药品和疫苗并就可能的控制措施采取联合行动,诸如限制旅行,以避免疾病的蔓延。(3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