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银行改制不应“厚”外资而“薄”内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 09:51 经济参考报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几乎是我国商业银行改制的必选模式。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为例,建设银行引入美洲银行,工商银行引入高盛投资团,中国银行引入苏格兰、淡马锡、瑞银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据传处于股改进程中的农业银行也正积极考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仅有社保基金一家参与四大银行改制。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改制至今,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在内已吸引高盛、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20多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其中,募集资金数百亿美元。

  与此同时,央行统计数字显示,截至到2005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规模如此巨大的资金集聚在商业银行,不仅加大了其经营管理的压力,而且极易形成和加剧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在低利率时期,储蓄存款呈现高增长的态势,凸显目前我国居民投资渠道的缺乏。

  国家通过核销坏帐、剥离

不良资产、注资等形式,为商业银行的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支付了巨额成本,这些成本最终都要由全体国民来承担,相应的商业银行改制后取得的收益也应由全体国民分享。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中,除社保基金以外,尚没有国内民间资本参与其中,自然就谈不上分享改制后的收益;全国性质的股份制银行改制后,国内普通投资者仅可以通过
股票
市场投资少数几家上市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改制中大都考虑引进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普通投资者尚难以问津。

  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改制需要大量资金,吸引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其中不仅能满足其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而且能从管理、风险控制、业务创新等多方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但如果“过分”依赖外资,不仅使引资银行自身始终处于竞争劣势地位,而且容易出现外资过度干预现象,不利于银行经营管理,并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另一方面,我国普通居民拥有大量闲散资金却苦于没有合适投资渠道,而不得不存入银行遭受通货膨胀的“蚕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内居民资金来源相对分散,如果参与商业银行改制,可以有效避免外资大股东入股后造成的过度干预问题,有利于形成分散化和相互牵制的股权结构,同时无需担心国家金融安全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引导国内资金通过合适的渠道参与到我国商业银行的改制中,应是当务之急。

  扩宽国内资金参与商业银行改制的投资渠道,使全体国民共同分享银行改制后的收益,笔者以为,可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1、 设立投资于未上市银行的集合信托投资基金。吸收普通投资者的资金,设立专门的信托投资基金,购买新设立银行或改制银行的股份,从而达到普通投资者间接投资商业银行的目的。最近天津信托通过集合资金信托方式吸收普通投资者资金,购买了渤海银行10%的股份,即是开创了普通投资者投资新设立未上市银行的成功范例。

  2、 设立投资于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

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建设银行已于去年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也定于今年上市。由于我国法律依然对个人居民外汇投资存在较严格的限制,届时内地普通居民很可能无法直接投资在港上市的银行股票。因此,可设立专门投资于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向普通投资者募集资金,以类似QDII的身份参与投资在港上市的银行股票,从而实现国内普通投资者间接投资国有商业银行的目的。

  3、 设立投资于城市商业银行改制的产业投资基金。不仅使普通居民能够分享银行改制成果,而且能有效节约信息搜集交换成本,增强监督效应。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郭华伟 吕鑫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