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假洋品牌的行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07: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欧典地板在今年3·15被央视揪出,这事轰动,但不新鲜。2002年央视在3·15晚会之前,也曾以同样的方式把当时相当有名、号称原产地在丹麦的音响品牌香武仕(英文名字SUNWOODS)揪出来过。其实该品牌全国已有50多家专卖店,畅销了五六年之久。再往前推,比较著名的假洋品牌案例还有“皮仙娜事件”。皮仙娜生产的“名贵”皮衣在国内畅销了8年,其“意大利总部”竟然在北京饭店旁北河沿大街上的一个小门脸,经营者是几个香港人。

  可以肯定,类似于欧典地板、香武仕、皮仙娜这样的假洋品牌还大量存在,虽然要想把它们全部揪出来,并非易事,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也摸清了它们的一些行骗伎俩。据总结,其行径大致如下:

  在境外弄一个出生证明。在目标国家注册一个公司,这对假洋品牌来说很有必要,也很简单。有了这层外衣之后,假洋品牌办起事来显得底气十足。做服装,法国、

意大利、香港是非常理想的出生地。做音响,英国、美国、德国、丹麦等国是比较适合的。有了这个出生证明,以后万一东窗事发,顶多牌子受损,不会受法律制裁。当然,国内的公司自然就以总代理、中外合资企业之类面目出现。至于产品,随便在国内选个地儿生产就可以。

  取个漂亮上口的名字。名字很关键,洋味十足还好记。什么奴、什么尔、什么顿,找个设计公司,他们会整。当然,根据行业特征,可发挥的余地很大。皮仙娜(PISANNO),够洋够美;香武仕(SUNWOODS),够劲够酷;欧典(ORDER),欧洲的经典,音义兼具而大气。最后不要忘了

商标只能用外文或者“X.Y.Z”之类的简称,这样才够正宗。

  不惜本钱包装品牌文化。因为是一个假的品牌或压根儿就是新品牌,广告投入自然不能少。宣传页上至少也得说自己有几十年的根基,随便搞个老外的照片,说他是著名设计师或品牌开创人。另外,要编造一个品牌发展历程故事,情节不能太惊险,一帆风顺的那种即可。欧典出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吹得太神,比如它在欧典(中国)的网站上曾经刊登有关德国欧典的以下信息:真木纹系列由德国欧典投资800万欧元,历时两年研发成功;莱茵河畔的维尔茨堡,由于1945年曾受到严重摧毁,德国政府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复,在这两次修复中,有上百家地板品牌同时竞标,而德国Order Flooring(欧典地板)技压群雄,最终为9座大厅提供了极优良的地面材料。这有点卖大力丸的味道了。

  打打擦边球。凭空创立一个新的洋品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利用某些特殊手段,使自己获得已经比较有名的洋品牌在中国的若干年商标权,便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贴牌,产品只要看起来是高档货即可。当然,如果情况特殊,也可以蛮横使用知名品牌的商标。其实,关心商标的是政府监管部门,老百姓只是希望产品是洋人设计、生产的真正进口货,或者怎么说至少也是洋人设计国内厂家OEM的产品。

  运出去再运回来,变变戏法。稍微费点事,把产品装到船上运到国外去,通过外国注册的公司简单操作一下,运回来就是“真正”的洋货了,产地、型号、检验证明一应俱全,不相信是洋货都困难。如果嫌麻烦,甚至可以把货物拉到公海转一圈再回来,旅途中一天之内就可以把洋品牌“孵化”出来。

  还有其他一些招数,兹不赘。尽管我们相信假的永远真不了,而假“洋皮”总有被戳破的一天,但面对类似于欧典地板、香武仕、皮仙娜这样的假洋品牌大量存在,并且能够存在相当长时间的事实,我们在痛恨造假者的同时,我们的消费者,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作者:胡立彪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