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两位美国参议员来华留下了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1:04 扬子晚报

  上周末,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和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结束了他们的访华之行。

  正如此前有关人士分析的那样,现在很难确定舒默和格雷厄姆的中国之行是否能达成建设性的成果。但这一行动本身似乎还是传达了一些积极的信号:美国国会议员们正试图亲身了解中国,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仅凭想象或道听途说,就在国会辩论中指责中国。

  两位参议员访华之所以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是因为他们是一份足以使中美打起贸易战的提案的“始作俑者”。这份著名的“舒默——格雷厄姆”提案最早于2003年9月提出,以中国“操纵货币”、压低人民币汇率对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为名,要求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产品施加27.5%的惩罚性关税。鉴于该提案一旦通过将对中美贸易关系产生严重后果,美国国会已三次推迟对这一法案进行表决。而几天后的3月31日,则是参议院即将再次对该提案表决的最后期限。

  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位著名的美国参议员却从未来过中国大陆。

  两年来,舒默—格雷厄姆提案在美国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中产阶层的支持。在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看来,这是美国国内保护主义抬头的一个体现。罗奇认为,美国储蓄的短缺导致该国出现庞大的贸易逆差,而中国刚巧是赤字中占着最大比重的贸易顺差国。与此同时,由于工人实际工资增长异常落后,笼罩着美国中产阶层的焦虑情绪日渐增长,这就解释了为何美国将矛头指向中国。而随着美国中期竞选活动的展开,罗奇估计,“这类保护主义的活动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将会更趋激烈”。

  对美中关系已有20年研究的罗奇表示:“我确实认为,美中贸易紧张局势的政治气氛处于前所未有的糟糕状态。”除了舒默—格雷厄姆提案外,美国国会还有20余个对中国不利的议案。

  他们的到来,正反映出美国国会对中国的重视。在来华访问前与格雷厄姆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舒默表示,此次访华极有必要,能借此对中国的情况做第一手的考察。他希望第一手了解到真实的

中国经济状况、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汇率重估的具体看法。“我们衷心希望此次出访能给我们一些理由,让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中国将重估
人民币汇率
,并遵守游戏规则。”

  舒默、格雷厄姆找到了他们需要的理由了吗?事实上,虽然在3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两名参议员的态度依旧强硬,但在话里话外,仍能发现些许新的东西。

  与之前他们的态度相比,两名参议员表示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了了解,对人民币问题也更加乐观。舒默说,他确信中国领导人希望拉动中国的内需,但中国过高的储蓄率是一个问题。格雷厄姆表示,他对中国的问题之多,如失业问题感到吃惊,对于这些问题和调整汇率政策之间的冲突也很惊讶。格雷厄姆表示:“我现在比以前更清楚中国现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困难所在了。”

  对此,观察家认为,这样的认识是两位参议员在大洋彼岸无法得到的,应该是中国之行的重要收获。

  当然,在3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舒默还表示:“我们对人民币问题比过去更加乐观。不过结果究竟怎样,我们还不知道。”

  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人民银行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政策上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就在两位参议员访华期间,央行公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的大致内容,在一向以谨慎、稳健和简短著称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会议总结中,有两句话被首次写入,分别是“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以及“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

  人民币汇率的改革需要时间,这一点也算是两位美国参议员来访的收获。正如在3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舒默所说,“任何一国的央行都希望避免剧烈的汇率变动”,他也理解中国希望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有管理的、合理的方式进行。

  距离计划中“舒默—格雷厄姆”提案投票表决还有三天左右时间,大多数中国学者都认为这种争端将会延续前两年的历史,继续不了了之。罗奇却表示,中国应当“严肃认真地对待此次美国国会的政治行动”,不能指望这轮压力会同前几次一样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不过,即使议案获得通过,中美双方对

人民币升值问题还要进行180天的磋商。在双方谈判失败的情况下,中国进入美国所有商品将被暂时性征收27.5%的关税。在此期间,美国总统亦有权利推迟该处罚生效,推迟的时间可长达一年半。

  观察家认为,议案即使通过,这些缓冲做法也可以给汇率制度改革提供更多的时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