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广州欲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1:2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政协委员提议发挥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和广州功能性金融中心的互补作用

  本报记者红菱通讯员刘兰霞

  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面对上海这一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打造国内金融中心的挑战,广州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广州市政协委员杨春林在广州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
递交提案,认为广州应该充分利用与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毗邻的优势,发挥两地互补作用,将广州打造成国内屈指可数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希望能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让更多金融产品、金融制度在广州创新和试点。

  引导金融机构聚集

  杨春林指出,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广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支持,优化广州金融业发展环境……加快完善珠江新城金融功能区的规划,引导金融机构聚集。”可见广州市非常重视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目前广州市已经形成了区域金融中心的雏形,以上政策确实能对金融中心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杨春林认为,打造广州市区域金融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提升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杨春林认为,广州虽然已形成了区域金融中心的雏形,但这种中心的地位还不高。不仅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特别大,而且与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较大的差距。提升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的任务尤为紧迫。

  杨春林认为,打造具有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在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实施和落实的基础上,还应采取如下措施:第一,优化广州金融生态环境。首先可通过信用价值规范、地方立法规范、企业制度规范、宣传舆论规范来建设诚信文化,规范企业、个人的信用行为,达到诚实守信。再次是建立健全广州社会信用体系,为建设金融中心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借鉴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政府近年来在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加快构建统一的社会征信体系,形成有利于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信用环境。三是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良好的治安环境,保护金融机构的现金和资产的安全,保护金融机构的客户使用金融产品的安全。要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严格执法,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遏制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依法保护好金融企业权益。四是要增强金融部门间的独立性,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创造更多金融需求

  杨春林认为:第二,要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创造更多的金融需求。一是保持持续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突出规模效益,推动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创造更多的金融需求。二是积极引进总部级外资企业,组建、打造能够辐射泛珠三角、辐射全国,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或集团,为吸引总部级或高级别的地区总部级金融机构创造条件。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融资功能,合理利用金融业流动性过剩的机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发展华南物流商贸产业,吸引更多的企业,更大规模的积聚物流、信息流,从而增加资金流量和资金总量。五是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筹措财力,将财政用于补贴中小企业的资金用于组建政府支持的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六是支持房地产业、商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内需,为金融业提供丰富的个人金融需求。只有通过增加金融需求,扩大金融商机,显著提高金融经营效益,才是吸引金融机构进入和发展的最好的途径。

  第三,要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提高区域金融地位,必须要在金融运行的效率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是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全面发展。坚持大中小并举、中外资并重原则促进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二是要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支持会计和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和资产评估、保险代理、信用等级评价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鼓励兴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三是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鼓励和支持金融部门加强金融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支付系统,建立数据交换、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等电子金融服务平台和金融监管信息平台。

  金融新产品广州试点

  杨春林认为:第四,要积极推进区域金融合作。要结合泛珠三角的经济建设,增强泛珠三角的联动,实现珠三角金融一体化。广州有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要充分发挥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和广州功能性金融中心之间的互补。要充分利用广州“大区中心”地位,提高穗港澳金融合作的规格,促进两地金融业信息交流、决策制订和合作方案的执行更为畅通。

  第五,要加快金融创新与金融开放步伐。提高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必须在创新方面寻求突破,力争在产品、制度等方面引导市场潮流,增强市场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与监管部门的能动作用,努力争取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让更多的金融产品、工具和制度在广州创新及试点,加快发展广州金融市场的新业务。赋予金融机构一定的创新空间,充分发挥金融部门自身的创新动力。在增强市场开放力度方面,要继续给予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人才、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在广州的聚集,鼓励各种性质的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加大引进香港或其他先进国家的外资银行,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带动广州金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广州本土金融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完善金融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不断加强金融队伍建设。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