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安徽开凿芜申运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 18:0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彭朋 上海报道

  随着一条“黄金水道”的“开凿”,安徽省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按照我们的计划,整治升级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启动。”安徽省港航管理局一位副局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明确表示。

  这条“黄金水道”就是指享有安徽水运一号工程之称的芜(芜湖)申(上海)运河工程。

  芜申运河是我国内河水运主通道沙颍河与江淮运河向苏浙沪的延伸,是安徽省航道主骨架中的一部分,是流向长三角地区的省际水运主通道。

  据上述官员介绍,规划中的芜申运河工程,主要经过安徽芜湖及

马鞍山市,整个工程全长160公里,分成姑溪河、青山河和水阳江三段,总投资约16亿元。

  “我们计划项目前期同时启动姑溪河、青山河段两项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争取在2010年竣工。新的河道将可保证500吨至1000吨级船舶在运河中畅通无阻。”而余下的水阳江工程,将在“十一五”末、“十二五”初开始建设,投资约4亿元。

  据上述官员介绍,该工程已在国家交通部立项,很快将审批通过。

  筹资难

  这位主管官员向记者透露了整个工程的投资方案。具体如下:由国家交通部投资50%的工程资金。余下的工程资金和征地等费用,将由安徽省交通厅和省港航管理局负责。

  “我们也希望运河途经的地方政府,如芜湖和马鞍山市,能投入部分资金,但这种可能性很小。我们局里除了以航道养护费出资外,其他部分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估计省交通厅也将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据介绍,由于我国目前河运航道不是收费航道,没有如同

高速公路一样的收费关卡,所以在运河航道建设中,实现从社会融资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因为没有投资回报率可言。”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原本已经划给安徽省交通集团名下的芜申运河,于今年初,被安徽省交通厅直接接管,正式纳入政府投资管理的范畴。

  四变二 二合一

  目前,在完成了前期勘探等工作后,安徽省港航设计院正在对姑溪河、青山河两个方案做更深入的研究。

  实际上,安徽省相关部门最初曾设计了4套工程实施方案。此后,通过青弋江和漳河的两个航道整治方案,因操作难度和投资强度都过大而被否定。而剩下的两个方案,主要的差异在于马鞍山市和芜湖市都希望河道从本辖区经过。

  考虑到整治后的运河能拉动地方经济,最后确定为如今折衷的方案:同时通过分别途经两市的姑溪河、青山河,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前者更靠近上海,施工难度也小一些。

  上述官员透露,新的方案中,青山河段估计将征用良田3400亩。作为项目的主管单位,该人士表示:“因为地方政府出资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们希望运河途径的地方政府能配合这一项目,在河道拓宽征用良田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芜申运河前世今生

  据介绍,重新整治规划的芜申运河,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出发,经芜湖、宣城至江苏的溧阳、宜兴,然后入太湖,经太浦口在吴江市进入上海。芜申运河一旦建成,安徽省到上海和苏南地区的航线里程,比绕道苏南运河将缩短100公里。“建成后,运河的运力将相当于数条铁路的运力。”港航局官员表示。

  芜申运河整治前,在马鞍山和芜湖两市境内的49公里航道,只能通行60吨级至100吨级船舶。吨位不足极大的影响了这条老运河的运力发挥,那些超过百吨的船舶,只能绕道苏南运河进入

长三角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安徽省就曾提出重新整治芜申运河。但苦于政府资金缺乏,一直未能如愿。而在近两年,不堪重负的苏南运河事故频出。为了缓解苏南运河的航运压力,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与上海接轨,安徽省政府终于将整治芜申运河提上日程。

  实际上,拥有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安徽省,水运交通一直未能获得大的开发,严重制约了安徽省经济的发展。以造船业闻名的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县里最大的造船企业江海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和平告诉记者,一旦运河修建完成,目前全县收入3亿多元的造船业,很可能将突破10亿元。

  安徽省港航管理局上述官员分析说,芜申运河的建成,不仅可缩短航线里程,同时,依托长江水道向北可连接合裕航道和热议中的江淮运河,向东南连通苏南航道网,把江淮、沿江部分地区,甚至淮北地区和长三角连接起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