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在一家写字楼上班的小张怀孕两个月了,看单位里几个“有喜”的同事都套上了防辐射围裙,就叫老公也买了一件。但穿是穿了,还是不忘怀疑,这东西到底有没有效果呢?
小张从网上找到一个测试方法:用防辐射服把手机包裹在里面,用固定电话或另一只手机拨打该手机,拨不通就说明效果好。小张和同事实验后发现有的防护服能打通,有的
不能。
手机测试法有没有科学依据?总比没有测试方法来得好。于是,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走访了位于凤起路的三家孕妇用品店,意外的是听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体验:贝因美婴童生活馆
二楼六甲村专柜
关键词一:手机测辐射不科学
关键词二:防辐射要防“近区场辐射”
营业员介绍,这里的三种健康防护衣价格都是798元。在产品外包装上,记者看到“金属纤维混入其棉纤维中,以混纺的方式抽纺成纱再织成布料”字样。
记者提出想以手机测试防辐射效果时,营业员说自己常常会碰到提出这样要求的顾客,但这并不科学。记者坚持将一只手机包在健康防护衣上,用另一只手机顺利拨通了被包住的手机。
在记者进行手机测试时,营业员拿出了一份说明,说明上称:电磁波同时具备近区场和远区场两种辐射,主要以波长半径来区分,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是近区场辐射。手机发出电磁波就属于此类,而手机信号基站的电磁波属于远区场的。手机监测法屏蔽的只是手机基站的辐射,意义不大。
营业员表示,该品牌的防辐射服饰是经过上海测试中心测试的。她同时出示了该品牌防辐射服与劣质产品的区别照片:用火燃烧一半后,该品牌被烧的部分还留下成网状的纤维,被对比的则没有留下。
体验:德莱茜专卖店
关键词一:防辐射可以通过检测仪器肉眼观测
关键词二:试验中用手和防辐射衣效果一样
店内一位中年营业员告诉记者,用手机检测屏蔽效果并不科学。“德莱茜”有一个检测仪器,消费者如果对衣服质量有怀疑的话,可以通过这个检测,就能通过肉眼看到辐射是怎么被屏蔽掉的。
工作人员称这个仪器为“辐射球”,在黑色方形底座上是一个全透明玻璃球,球体内有一根从底座升出的短棒。但记者在这个仪器的外包装及仪器本身都没有看到任何中文文字,外包装上的产品名称为“Plasma sphere”。
接通电源后,这个玻璃球内的短棒发出了五颜六色的放射状光线,射在玻璃球上。工作人员将一防辐射服盖在玻璃球一侧,球内众多光线迅速变为一根,“这就是效果好”,说着又拿起一件普通孕妇服,即使整个包住这个玻璃球,光线也没有变化。
两件服装测试完毕,记者把右手轻轻放在球体表面,发现光线也变成了一根,对此营业员含糊地说了一句“人体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时也表示,球内的光线并不是真的辐射线。
体验:十月妈咪专卖店
关键词一:屏蔽手机效果好
关键词二:新一代屏蔽技术效果更好
营业员爽快答应了记者“以手机测试的方式检验防辐射效果”的要求。记者挑选了一件标明含有银纤维54.8%的金黄色防护服及一件含金属纤维24%的蓝色防护服做相同测试。被包在金黄色防护服内后,拨打电话的手机传出了“欢迎使用来电提醒”的提示音,而被包在蓝色防护服内的手机仍能被打通,但手机信号显示少了一格。
营业员表示,金黄色的防护服是采用了新一代的屏蔽技术,屏蔽效果显然比原有产品好,但原有产品能屏蔽掉一些手机信号,说明防辐射效果还是好的。记者注意到,金黄色防护服售价为980元,蓝色防护服售价为580元。
提示:离辐射远点比穿什么效果都好
在体验中,几乎每个牌子都称自己的屏蔽效果达到99.9%以上,所持的证书多数出自上海测试中心。记者发现这些衣服款式从马甲、围裙到长裙、短衣均有,价格参差不齐,从200多元至近千元不等。防辐射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吗?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辐射环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未听说过屏蔽手机信号来测试防辐射效果的说法,普通消费者无法自行检测防辐射效果。而且手机信号有强弱,发射功率也不同,很难说测试结果是否有效。而即使所谓的防辐射服真的有效,屏蔽布是在特殊装置中测的,但电磁辐射无孔不入,完全将人与辐射隔绝是不可能的。而对于某些品牌使用的“辐射球”,该工作人员表示未见过实物不好下判断,但听了记者的描述后,她表示,依物理学知识看,只要是带有极性的物体,如人体,摩擦过的毛皮等等,都可以达到积聚光束的效果。
工作人员建议,要避免辐射危害,最好的方法是离辐射源远一点,比如用台式电脑,不要凑得太近,以正常正确坐姿对着电脑工作。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徐 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