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旅游 沁源营造绿色经济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 |||||||||
■透视沁源“变色龙”系列调查(下) ■本报记者曹英费建法沁源县共有220万亩森林资源,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分别比全省和全国高出41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有天然草地135万亩,其中连片草地72万亩,是华北地区唯一的亚高山草甸区;境内水资源丰裕,深山幽谷,溪水潺潺,是天然的绿色世界。沁源立足生态,放眼全球,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正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发展潮流,要把旅游做成独具魅力的“无烟工厂”。
“抓生态旅游就是抓经济,抓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抓开放和可持续和谐发展。”该县一位官员这样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沁源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发展旅游无烟工厂,营造生态绿色经济圈,成为全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要让绿色资源生金,就必须在绿色资源管理上创新。国家实施“天保”政策后,沁源林区集体经济暂时陷入困境,群众收入严重滑坡。面对新情况,他们借鉴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创立了“天然林家庭股份托管新机制”,实行分股不分地,分利不分林,把管护责任指标延伸到了人头、地块。托管户通过领取管护费,采集林下资源,增加经济收入,形成了以林促农、以农稳林、农林协调发展的新局面。5年来,全县天然林未发生一起火灾。 只有在植树造林上突破,才能让绿色资源源源不断地增长。沁源有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浩瀚的绿色山川,但也存在“远山有林、近山无树,田野有绿、通道无树,山上有树、城中无绿”的历史缺憾。近年来,他们开展了春季植树造林活动,以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为重点,以通道绿化、荒山荒坡为突破口,见缝插绿,一次成林,达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树、抬头见蓝”,“树随地种,谁种谁有”的产权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树管树的积极性,建设“绿色银行”成为农民的长远追求。3年来,总投资450万元,造林8万亩,植树7000万株,从县城到乡村,从山头到河谷,500里绿色长廊纵贯南北、横通东西。 沁源县还在城市建设园林化下功夫,构建“靓丽山城”风韵。县城建设投资了1.2亿元,新建了人民路、东水公园,改造了胜利路、桥西街等8条街巷,山水园林文化城已经凸显。造林16万亩进行生态建设,建成园林村企40个,园艺景点18处,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人均1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60%,同2000年相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景与景交相辉映,绿与绿线面相连,水在城中映、城在山水中的生态园林城初具雏形。灵空山等乡镇栽植了万寿菊、黄花菜、中草药等观赏性强的经济植物,红的、黄的、粉的花朵点缀在绿的森林海洋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拉动了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据统计,2005年该县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万元,单位收入(包括门票收入)实现70万,旅客接待量达到4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到120余万元,旅游经济撑起了沁源发展的新天地。 五年间,沁源县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天保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级科普示范县、退耕还林先进县等称号;沁新公司工会、黄土坡二号井工会小组荣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小家”称号;造林绿化受到全国表彰;护林防火工作受到全省表彰。分别有30余个省市现场会在沁源召开,沁源对外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这被媒体称为“沁源现象”,被誉为“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奇迹”。 根据规划,到2010年,该县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比重超过60%,森林覆盖率超过63%,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产值占到全县总产值的一半。“十一五”时期,沁源县生产总值将超过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财政收入超过12亿元,年均增长20%,综合发展指数达到6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00美元和800美元,提前十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沁源正在全面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生态产业,力争走出一条循环衔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把沁源建设成为最佳居住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