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引发担忧 专家称可能性不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唐玮 “商业银行投资选择余地增加和贷款意愿增强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将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需要观察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其自由扩张的能力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操作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上周的一席话激起了市场的猜想与担忧。
北京证券债券分析师王彩江认为,3月23日,央行发行2006年第十七期中央银行票据,最高发行量仅为100亿元;3月21日,最高发行量为600亿元;3月16日发行量为850亿元;3月14日发行量为700亿元,这种趋势不禁使市场预期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调整。 近期,市场对央行可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猜测不迭,债市出现了大幅回调,加上央行票据较之上周有明显的减少,这种为解决过多流动性而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担忧更是有加无已。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违背大力发展债市的初衷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剑峰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是一种比较“激烈”的手段,与目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初衷相背离。3月22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市场”的要求赫然在列。吴晓灵上周也表示,“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殷剑峰认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目的是影响实体经济,但现在流动性过多并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明显的压力,而且众多指标表明实体经济日趋下走,此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一定必要。 “其次,一般来说,央行不会采取对市场震动如此之大的手段。”殷剑峰分析,2003年8月初和2004年债市大跌的原因便是动用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市场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方式仍有余悸。 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指出,从通胀的压力看,存款准备金率有调整的必要。“防止通胀,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例如将超额存款金率降到零,或者提高利率,或者公开市场操作控制货币总量。财政政策方面则需要减低赤字,增加公共财政方面的投入,减少经济方面的直接投入。” 殷剑峰认为,“即使目前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无非是把流动性收回到中央银行。收回的目的如果是担心流动性过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从目前来看,这种担心显得多余。现在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速并无明显增长,存贷比的扩大说明流动性出不去,加上M1、M2也呈剪刀差,整个形势是流动性无法流出。” 多管齐下共解流动性难题 既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仍有顾虑,除此之外还有解决过多流动性的妙法吗? 殷剑峰认为,现今的主要方法是发行央行票据,但随着国债从赤字管理转向余额管理,国债的发行也可适当分担。他说:“存款准备金率一旦上调对汇率机制的压力不小,而这一压力正是各界一直在试图化解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债券研究员指出,央行可以加大货币掉期和央行票据等多重货币市场工具,而不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激烈手段,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等方式也有可能实施。 王彩江也认为,多重货币市场工具一直是央行运用的手段,如今加大力度更具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