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高新区:小池养出了大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 |||||||||
■实习生刘艳本报记者尚志新李强 记者近日在云南采访时了解到,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是占地面积最小的一个,它的单位面积产值却排在了全国前列。 昆明高新区总占地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其中可以用来招商引资的土地资源仅3.5平
接受记者采访的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副所长王力博士认为:“如果是在东部沿海城市,每平方公里高出10个亿也没有什么,但在西部一个欠发达省份实现如此业绩实在难得。” 小土地大产值,这是全国许多开发区追求的目标。昆明高新区是如何实现土地利用率最大化的?为了探究它小池养出大鱼背后的奥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进了这个开发区。 昆明高新区的两个80% 谈起昆明高新区的发展,管委会主任张兴华告诉记者一组数字:在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占到高新区产品总数的80%。 这些抢眼的数据让这里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而参观者们的第一站就是高新区的“两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在张兴华看来,这是昆明高新区的经典之作。 走进“两园”,大院里的两栋高层大厦容纳了“两园”所有的企业。“我们这里地方小,有的是几个企业共用一层楼。”“两园办”主任谢昌耀告诉记者,这块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及大学毕业生前来创业而设立的孵化基地,如今已经入驻了130家企业。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里的许多企业都带有那么点“传奇色彩”。 落户在“两园”的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10年前只有一个小实验室,2002年带着想法、带着技术,来到昆明高新区,仅用3年时间就已实现产值5000万元;成为全国工业废气脱硫技术顶尖的企业,先后为许多大企业解决了废气脱硫问题,并将废气变成有用的工业原料。近日,这家公司已向国家环保总局申报“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如果申报成功,意味着企业填补了在这一领域综合研发机构的空白。”亚太环保公司总工程师刘应隆说。 在利普机器视觉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接受访问的是一个30岁上下、还带着些书卷气的年轻人。他自豪地摆出企业众多响亮的头衔和荣誉:中国最具竞争力高成长型企业500强、国家发明金奖、云南省发明金奖等等。他叫刘一民,是利普公司的总经理、创始人。刘一民告诉记者,他们2003年入驻园区之初,没有资金,没有人力,他本人从未涉足过商海,最大的资产只有一样,就是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想法——开发机器视觉产品,即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人的大脑和眼睛的功能,这是一个在当时国际IT领域发展最快的行业。如今,利普公司生产的汽车牌照自动识别产品已经装到了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 经过几年的运作,昆明高新区的“两园”已经成功孵化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生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了43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两园”负责人对记者说:“这里是灵感和创新思想的聚居地,这些灵感和思想构成了高新区巨大的竞争力。” 收复436.9亩“失地” 被问起昆明高新区是如何做到“小池养大鱼”时,张兴华说:“要把高新区做精致,就要认真地去经营好每一寸土地。土地是高新区生存的根本。1992年国务院批给昆明高新区9平方公里土地,首期开发5平方公里,在这有限的一点土地上,要创造出大产值就必须千方百计在内部挖潜上下功夫。” “提高土地利用率,首先就要保证开发了的地都实实在在用起来。”张兴华说:“2003年,首期开发的5平方公里土地已经全部用完了,当时国家正在对土地资源进行清理整顿,新的土地不能用,如果不改变当时的现状,就意味着2004年、2005年高新区的发展空间为零。而那时高新区需向银行偿还贷款总额多达4.7个亿,还有1个亿的财政赤字。土地没有一寸,建设资金压力重,银行要求还贷追上门来,当时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为摆脱困境,我们做了大量调研,后来发现有些土地已经闲置了10年没有开发利用,没有人敢进行清理。一边是土地资源的奇缺,一边是占了地不开发、不建设的单位,2004年高新区决定把这类企业清理出门,并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了3种方案:如果交了钱,签了土地租赁合同,而占着土地不开发的,按照国家土地法规定,2年后坚决收回;如果是签过土地合同后,领了规划选址意见书,但没有按期开发的,给一定的期限,补交费用;如果是仅领了规划选址意见书,尚未交费,则对企业进行调整整合,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那次涉及436.9亩的土地清理至今让每一个员工记忆犹新。”昆明高新区土地局局长巴赛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昆明创安U型玻璃有限公司,1992年就进入了高新区,当时占地6亩,可是一直没有开工建设,更谈不上交土地费。“这样的企业由于时间比较长,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请出去有一定难度,而且需要勇气。由于高新区清理坚决、不开后门、依法行政、秉公办理,最后436.9亩被闲置的土地全部收回。” “小土豆变成大市场”的故事 进入昆明高新区的路口处,树立着一块醒目的宣传牌:“美好的高新区,纳税人的贡献”,这是昆明高新区的座右铭。张兴华是这样解释其意义的:“高新区立了一块牌子,实际是立了一种心态,是把入园企业看成自己的衣食父母。有了这种心态,高新区的行政人员就会感觉为企业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责任,没有做到位是自己的失职。大家都尽职尽责了、服务到位了,才能及时帮助入园的企业排忧解难,企业的发展才能正常化,才能创造更大的产值。” 这一点,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党煦燕感触很深。“从把企业请进来那天起,高新区会一直关心它帮助它。”天天和企业打交道的她,在工作中感到了为企业服务的重要。她经常提起一个“小土豆变成大市场”的故事。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一项技术是在试管中培植种薯的苗,种出的土豆已经脱毒了,淀粉量不一样,口感也不一样,这项技术在全国首屈一指。最初,他们一直在山里种地、做研究,落户到高新区以后找对了发展的路子,从刚开始只有50万注册资本的小实验室,摇身变成了年产值150万的企业。为了帮助他们的企业做大做强,我帮他们联系世界500强之一的百事,并与百事进行了多次谈判,还达成了采购协议。目前,高新区又在帮助他们向更大的目标发展,正在组建种薯培植基地。” 据了解,为了建这个基地,高新区资助了这对夫妇50万元经费。现在他们在全省范围已有5000多亩地用来做基地,2005年收获了50吨高品质脱毒种薯。 对于这家企业的未来,党煦燕很有信心。“其实许多企业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一棵小苗,多给一些阳光和氧气,帮助把潜力发挥出来,就能长成大树。” 在把企业当作衣食父母的心态下,昆明高新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土豆变大市场”的奇迹。陈发凯,2000年博士毕业,当年6月7日进入高新区。当时他的公司只有两三个人,连付房租都困难。管委会领导了解情况后,决定无偿资助其20万元创业款,“两园办”给他们安排了办公室,并且提供了优惠政策。如今他的昆明大东方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拥有1100万元的固定资产,产值达到1600万。 做足“人”的文章 “高新区的成功,不光是因为有好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把全体高新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尽心尽力地工作才会创造出更大的效率。”张兴华说。 在昆明高新区管委会工作的人,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似乎总保持着居安思危的感觉。“真的是像疯了一样地去找项目,你不尽力工作,随时有可能失掉岗位,甚至手中的饭碗。”高新区管委会的一位中层干部这样对记者说。可以听得出,许多员工言语中总带着那么几分压力和不安。 管委会人力资源管理部魏辉援部长告诉记者:昆明高新区的干部聘用、聘任制实行的是动态管理,两年一聘与适时调整相结合,有能力的不管资历怎样该提拔就提拔;反之,不适合工作岗位的坚决调整下去。2005年他们提拔了20个中层干部。其中,投资促进局的党煦燕,当时任副局长时间还没多久,但由于她带领全局为高新区做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一季度就把全年招商引资1个亿的任务超额完成到35个亿,因此她被提为局长;相反的,原来“两园办”的一个中层干部,因违反高新区的外出政策,没有经过管委会的批准就擅自出国,回来以后马上被免职了。 “在这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一点没有含糊,这话听起来有人会觉得冷漠,不讲情面,但我一直都说管委会是一个家,对家有利的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这样你才能让大家感觉跟着你有奔头。我们实施干部聘用动态管理,也是为了在这个大家庭中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争第一。”张兴华说。 魏辉援告诉记者,这种体制打破了过去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窠臼,效果非常好。很多外面的干部都愿意到高新区来,他们发现有能力的干部在这里有用武之地,能充分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内部的员工也因此有了很强的责任感,工作的激情更高了。 接受采访的高新区内企业谈到高新区的办事效率,都说:“高新区办事效率高,不拖泥带水。” 王力认为,昆明高新区之所以能在小池子里养出大鱼来,主要原因是:面对困难,他们有敢于“亮剑”的精神;干部管理改革到位,使干部有压力、有激情、有干劲,为企业服务才尽心、到位;他们不是把企业请进来就完成了任务、不管了,而是把更多工作放在入门后的服务上,当成自己的企业,帮助他们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