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烟草业 > 正文
 

减法出效益 我国烟草行业在整合中提高竞争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20:42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3月23日电 (记者 黄庭钧、刘铮) 我国烟草企业和品牌在最近4年里都减少了六成以上,但烟草行业为国家作出的直接贡献却比4年前翻了一番。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刘敬如23日为烟草行业近年来的改革算的一笔账。

  刘敬如是在此间举行的“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发言时透露这一信息的。

  据他介绍,我国烟草行业改革从2002年开始着手“做减法”,对业内工商企业进行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到2005年底,业内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厂减到44家,比2001年减少了90家,减少了67%;卷烟品牌减到325个,比2001年减少了724个,减少了70%。

  与一系列“减少”相对应的则是,我国烟草行业的经济效益也从2002年开始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走势,工商税利年均增长300亿元左右,2005年实现工商税利更达到2400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

  改革“做减法”做出了巨大的经济倍增效应。“这些年,虽然企业和品牌都在大幅度减少,但全行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大企业、大品牌迅速扩张,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实力通过这一轮改革获得了很大提升。”刘敬如说。

  近年来,我国烟草行业改革演绎了一曲环环相扣、步步扎实的“三步舞”。据刘敬如介绍,第一步,是关闭破产了57家被业内称为“小烟厂”的10万箱规模以下的卷烟厂,为大中型卷烟厂的组织结构调整“奠基”。

  “很多人都以为烟厂是赚钱的。其实,2001年全行业有71家小烟厂,大部分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有的小烟厂累计亏损远远超过了上缴国家的税收,达到了税不抵亏的地步。还有的小烟厂采取超计划生产等手段,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刘敬如分析说。经过4年艰苦努力,到2005年底,小烟厂关闭32家,破产25家。目前基本完成了10万箱以下小烟厂的企业结构调整任务。

  2001年,全国烟草行业10万箱以上规模的卷烟厂有63家,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型烟厂,且布局分散,品牌集中度低,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差、管理水平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烟草行业的第二步改革,就是竭力克服这一障碍。

  据刘敬如介绍,烟草行业的第二步改革分两手进行。一手是对10万——30万箱规模的中型烟厂的兼并重组,一手是以优势企业为骨干、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支撑、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扶优做强,提高卷烟品牌集中度,促进大企业、大品牌的形成,锻造我国卷烟工业的核心

竞争力。“到2005年底,全国烟草行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厂减少到44家,烟草行业提出的3年或更长时间内把卷烟厂调整到30-50家的改革目标已提前实现。”他说。

  烟草行业改革的第三步,是取消县级烟草公司,培育地市级烟草公司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烟草商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烟草专卖的市场经营秩序。据刘敬如介绍,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取消县级烟草公司法人1317家,除烟叶重点产区以外的县级烟草公司法人资格取消工作基本完成。全行业近五成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已做到“一库式”配送,296万户零售户从这一步改革中直接获益。

  刘敬如表示,2006年,烟草行业将继续在发展中稳步推进改革,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进一步理顺烟草行业资产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烟草企业改革,深化中国烟草总公司的体制改革,并进一步改革卷烟交易方式,适应市场,满足消费,努力为国家财政增收和满足市场需求做出更大贡献。(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