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铁矿石价格谈判僵局 期待下周破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9:38 南方日报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最新消息,宝钢集团代表中国钢厂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巨头之间的第4轮价格谈判将在3月27日开始的这一周里展开。国际铁矿石合同价格的年度跨度是以每年的4月1日为界的。2006年度的价格谈判,“跨在新一年度的门槛”前,却还方向未辨,其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认为,即将展开的新一轮谈判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具有“方向标”的作
用:如果顺利地在新年度到来之际谈出双方认同的合理价格,那么就意味着中国钢铁业与国际矿业在长远合作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如果依然“无果而终”,那就表明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

  “僵局”中看清了更多东西

  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前所未有的“僵局”令全球关注。但此间市场咨询专家刘跃武认为,“僵局”中反而“看清了更多的东西”。

  自去年年底开始的铁矿石前3轮谈判“无果而终”之后,有两大焦点值得注意。一是市场的变化,国内铁矿石贸易的“乱象”不断暴露。二是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对铁矿石价格谈判表达了“高度关注”的态度。

  据一位熟悉谈判进程的人士对记者说,中方在谈判过程中不断向矿业方面表明,中国铁矿石贸易的现状是“比较混乱的”。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从去年开始采取多种有力手段设立矿石贸易的资质准入制度,抑制无序抬价倒卖的现货交易,治理矿石交易市场的“乱象”。中国的大钢厂之所以寻求与矿业巨头建立长期合同采购关系,就是为了摆脱现货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无序状态。长期合同价格谈判中,不应以无序的现货交易为重要参照系。

  据市场观察表明,矿石谈判的“僵局”已经成为铁矿石炒作的“题材”。由于“预期”矿价上涨,贸易商大量集中进口,今年前2个月铁矿石进口增幅达30%以上,港口积存的矿石量达到4000万吨以上,甚至影响到一些港口的货物周转能力。在过去一年内已经大幅下跌的印度矿价和海运价格都“趁势”再度“调头”。

  业内人士说,这个“僵局”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中国希望根本打破无序贸易的干扰,建立起长期稳定采购的铁矿石进口贸易新格局。

  “自己要争气”

  从此间西澳洲商务人士与记者的多次交谈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看中的就是现货矿与合同矿之间的“价差”,“澳矿品质远远高于印度矿,凭什么在中国卖得比印度矿便宜”。据分析,此次的谈判僵局,矿业企业就是想凭“相对的垄断优势”让合同价向现货价“靠拢”。

  上海资深钢材市场分析人士陶永根说,现货价有“水分”是很明显的。要使谈判变得主动,“我们自己也要争气”,真正落实国家

钢铁产业政策,把低效的钢产量减下来,确保钢价的平稳运行,钢厂不要一见市场好转就想着大幅涨价,切实压缩铁矿石价格炒作的空间,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市场交易环境上的政府监管措施,矿石市场的泡沫才能挤出来。

  一些财经评论员已经在呼吁相关的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去年开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五矿商会联手审定铁矿石进口企业的贸易资质,相关部门按资质设立进出口的“准入门槛”,进口矿贸易商已从最多时的500多家“精减”到118家,今后这个“准入关”还要紧紧把住。同时严密追踪进口矿的流向,发现有“倒矿”等不良行为要记录在案,作为资质“验证”的依据。与此同时,相关行业协会应引导国内钢材市场运行得更为稳健。

  新华社记者李荣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