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铜原料进口无序自戕竞争优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8:23 经济参考报

  巨大缺口吸引各类企业加入国际采购大军

  148家企业进口铜精矿、235家企业进口未锻轧铜、696家企业进口铜废碎料……如此造成的后果是“即便是国内最具实力的铜原料进口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也毫无优势可言。”

  针对目前国内铜原料进口秩序混乱的情况,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陈浩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国家清理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之后,有必要采取措施规范铜原料的进口秩序,并对其他大宗产品进出口采取更为规范有效的监管。

  陈浩然介绍,铜及铜原料作为大宗资源型进口商品,属于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了铜消费的大幅提高。据统计,2005年我国精铜消费量为360万吨。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铜原料严重短缺,目前铜原料自给率不足30%。2005年我国铜精矿进口量达到406万吨,仅次于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

  “正是巨大的铜原料缺口吸引了国内众多生产、贸易、投资等各类企业加入到国际采购大军中来。这些企业,有的是为了自用、贸易或投资,但也有一些是为了在铜原料市场进行投机。”陈浩然说。

  一方面是中国的进口商数量多、规模分散;而另一方面,全球大部分铜资源被少数几家大型跨国集团所掌控。2005年,国际7家跨国公司提供了中国75%以上的进口铜精矿。卖方充分利用我国企业多头对外以及信息不对称性的弱点,采取“蜻蜓点水”式的卖盘方式,引起国内进口企业的无序竞争,甚至盲目进口,从而牟取超额利润。

  陈浩然更进一步说,“我2004年访问欧洲时,欧洲金属协会官员郑重向我递交了一份材料,主要内容就是说中国铜原料进口企业在欧洲乃至整个国际市场抢购铜原料,致使国际铜原料价格一路高涨,这种‘吸尘器’效应导致欧洲废铜回收行业受到重创。事实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高涨,我们的企业也付出了巨大成本,本身也是市场的受害者,反被扣上抢购抬价的‘大帽子’。”

  对此,中国五矿

化工进出口商会已于3月16日成立了铜分会,其目的就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进出口经营秩序,改变多头对外局面,防止恶性竞争,维护行业和企业的利益。目前,矿产铜占全国总产量的93%以上、铜精矿进口量占全部进口量九成的70多家企业加入了铜分会。其中一家铜冶炼厂的代表告诉记者,不仅是铜,在其他大宗产品的进出口上,也应该尽快成立类似的行业中介组织,在最大程度上改变各进口商或出口商各自为战的局面,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本报记者:杨大鹏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