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软件质量将纳入管束视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7:30 中国质量新闻网

  5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猛,软件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此,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了“关注软件质量 维护消费者权益——3·15软件质量保障特别活动”。活动期间,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外宣布,今后,软件质量将接受严格的监督检查。

  四大问题较突出

  据了解,2005年全国的软件产业规模达39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倍,但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大量软件检测的结果显示,部分软件在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产品所提供的功能与说明书不符,部分功能不能用;二是实际完成的系统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产品或系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三是性能不够稳定,产品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四是产品的文档资料不全,给用户的使用和后期升级带来困难。

  因此,提升软件厂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建立国家级的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自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数字显示,去年我国软件出口达到40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90万人,但是软件产品的检验人员,却远远没有达到国外先进企业的开发人员与检验人员1∶1的比例。

  第三方检测让用户放心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吴铸成介绍,对于一般的民用软件,不需要经过强制检验。但是对于科技立项,以及政府投资的软件项目,必须经过检验检测,才可以保障生产出更出色更优质的软件产品。同时,中心还会抽查一部分软件项目,并负责制定相关软件行业标准。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我国质检系统第一个国家级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自2004年成立以来,秉承“科学、准确、公正、权威”的宗旨,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对应用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实施质量监督检验。

  中软公司副总裁刘天卓认为,在软件领域,要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不仅依靠诚信,更依靠高标准开发管理和权威的质量检测。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评测和检验将大大提高软件厂商的品牌效应,也给了用户一个放心的保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新的“

十一五规划”里面,对国产软件采购定下了最高达到60%的指标。所以国产软件应该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果质量不过关,就要延迟发布,不要盲目推出不成熟的软件。

  参加此次活动的用户表示,以深入关注软件和信息系统方面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活动,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第三方的软件质量检测具有中立性,检测作为软件和

信息化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将为政府和软件行业,尤其是广大用户把好质量关,落实软件产品“放心质量”和行业用户信息化的“放心工程”。

作者:陈军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