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普京访华重振大国外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21日-22日对中国的访问,成为近几日世界各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中俄元首今年将有4次会晤以及相继要在中俄两国开展的“俄罗斯年”和“中国年”,令分析家们相信,随着中俄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密切,俄罗斯重振大国地位的努力将在其外交政策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位置。

  香港《大公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普京总统的访华是其重振大国外交的重要步骤

  该报认为,俄罗斯重振大国外交有政治、经济两大方面的原因和四个基本保证:一是治国方略;二是发展道路;三是政治路线;四是考虑本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意识形态以及务实的治理方法。

  该报说,3月21日,普京总统正式开始访华行程,为2006中国“俄罗斯年”拉开了令人期待的序幕,并将通过“俄罗斯国家年”系列活动,向人们展现一个正在重新崛起、走向强大的俄罗斯。

  该报分析认为,对于普京总统来说,北京之行是2006年俄罗斯外交的重头戏。从新年伊始的乌克兰天然气纠纷,到2月其主持的G8财长会议,再到僵持数月的伊朗核问题以及引人注目地邀请哈马斯访问莫斯科,俄罗斯在2006年的第一季度就频频抛头露面、远交近攻,可谓气势不凡。

  进一步扩大两国贸易规模

  该报表示,2004年美国曾有人撰文指出,俄罗斯“已经逐渐沦落为一个‘正常国家’”。但雄心勃勃的普京不能容忍这种地位,他要重新确立其大国自主性。因此他一方面坚守和巩固原先独联体国家阵地,另一方面通过插手中东事务来体现其作用和地位。但他更明白,亚太地区关系的稳定才是其坚强的后盾,换言之,发展同中国乃至印度的关系,同开发西伯利亚以及其在欧洲的争夺密切相关,且一举两得。因此,将眼光投向东方,一则可以开拓广阔的东部领土,为欧洲战略巩固后方;二则可以通过和中国加强关系来获得支持。

  此外,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跟中国巩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身就是俄大国自主性获得承认的重要渠道。因此,此次中国之行,在能源上,中俄双方已协商了石油以及天然气管道的铺设事宜,普京访华期间还将继续就此进行协

  商;在贸易方面,2005年中俄贸易额为291亿美元,较之于2004年增长37.1%,而中俄“国家年”之要务在于改变现有贸易结构,全方位扩大市场,使得2010年两国贸易额提高到600亿至800亿美元。很显然,对于中国而言,普京送来的礼物———工业“血液”和商品市场———可谓厚重有加。

  抗衡西方体现外交自主

  该报分析说,众所周知,普京在东欧和中东的动作处处与西方相关。在东欧,从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到摩尔多瓦的“雪松革命”,席卷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的蔓延之势如火如荼,直到今年3月19日的白俄罗斯大选结果为美欧所质疑。再加上北约东扩的咄咄逼人之势,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争夺日趋激烈,西方以民主、人权等为借口进行政治渗透,让普京感到了巨大的冲击。

  在中东,俄罗斯的强势介入,也直接叫板欧盟和美国。在伊朗问题上,俄罗斯的介入一定意义上在强硬的欧美和强硬的伊朗之间充当了一个第三方,使得西方再次重视俄罗斯。而邀请刚刚掌权的哈马斯访问莫斯科,则直接向美国出击,通过与美国的反对力量接触来凸现俄罗斯的自主性。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中国之行是在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份访问美国之前展开的,这令普京访华的国际战略意味大为增加。其实,最近美国总统布什与印度修好战略伙伴关系,且国务卿赖斯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访问,特别是美、日、澳三角战略结构的增强,使得其对太平洋的控制连同印度洋的势力共同作用,实有对中国三面环抱之势。此时中俄加强外交关系,显然可以巩固欧亚大陆的大后方。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巩固和加强中俄自身的外交战略自主性的必要所在。

  该报认为,随着国力的增强和资源优势的凸显,俄罗斯终将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在军事上也会发挥仅次于美国的重大作用,在外交上也更加活跃。从普京执政开始,俄罗斯经济连续6年实现较快增长,增速保持在5%至7%左右。2005年GDP已经达到7500亿美元,总体经济水平已经恢复到前苏联解体前的70%。

  治国方略重振大国地位

  该报说,普京的治国方略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强国富民为使命;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民族精神为动力;以强有力政权为依托;以团结全社会为

  手段;以历史教训为借鉴,不仅批评前苏联时期的失误,也肯定前苏联时期的成就;以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方向,不走欧美的道路;以优化外部环境为条件;以重振大国地位为目标。

  普京选择的发展道路的特征表现为:以维护政局稳定、保持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的“可控民主”;以注重效率、兼顾公平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市场经济;以维系“平衡性”为基本指导原则的全方位外交。

  在政治路线方面,普京坚持走中间路线,既不左也不右。左是回到前苏联模式,死胡同;右是照搬西方模式,行不通;对意识形态问题,普京虽很少谈论,实际上却很重视。他把俄罗斯国内存在的三种主要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加以融合与取舍,有选择地、务实地运用于俄罗斯现实生活中。自由主义更多体现在经济方面;社会主义更多体现在政治方面,即西方嚷嚷的“俄罗斯重回斯大林时期”;民族主义更多体现在对外关系方面。

  (23D1)

  链接

  中俄“国家年”

  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纲要》规定,双方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时,中俄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了双方将举办“国家年”活动。

  中俄双方对“国家年”活动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由吴仪副总理和梅德韦杰夫第一副总理任主席的组委会,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和陈至立、俄副总理茹科夫分别任中方和俄方组委会副主席。组委会成员包括两国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有关地方政府领导、两国议会代表、有影响的大企业及社会团体负责人等。

  为推动中国“俄罗斯年”有关活动的准备和落实,去年12月,俄方组委会主席梅德韦杰夫应邀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胡锦涛主席亲自会见了他,双方基本商定了中国“俄罗斯年”活动计划。

  2006中国“俄罗斯年”

  中国的“俄罗斯年”将非常有趣,且内容丰富。计划举办250多场活动,涉及两国合作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旅游、青年交流等等。而实际举办的活动将比计划的多一些,因为双方对这些活动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俄罗斯年”的正式开幕式已经于3月21日普京总统访华时举行,中俄元首共同出席了开幕式活动,成为今年中俄交往中的一大盛事。

  “俄罗斯年”其间将举办俄罗斯歌唱家音乐会,各种展览和其他活动。另外,还有俄罗斯民族展览会、俄罗斯投资周、青年艺术节、电影周以及各类论坛和国际会议等。这些活动有的在年初已经启动,至今已相继举办了20多场。

  文化活动在“俄罗斯年”具有优先地位,俄罗斯文化节将向中国人民介绍俄罗斯形式多样、极富表现力的文化。一些著名的文艺团体,如俄罗斯大剧院、马林斯基剧院、莫依谢耶夫舞蹈团、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等将在中国进行巡回演出。

  中国观众对俄罗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艺术非常熟悉,而很少了解当代俄罗斯戏剧和绘画的发展。因此,文化活动除了介绍传统上备受景仰的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外,还将把俄罗斯著名象征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带到中国。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