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案例分析:“钻石手机”为何昙花一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10:0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中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与庞大的内需市场,为诸多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但在另一方面,对利润的过度追逐使许多企业陷入盲目战略模仿———任何一个市场只要有利润可图,无数企业蜂拥而来产能迅速放大,在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各企业凭着疯狂的价格战进行肉搏,一个个原先发展不错的行业都很快陷入停滞阶段,利润降到了最低———从彩电、手机、MP3,再到台式电脑,莫不如此。

  在发展压力之下,一些企业开始思考突围之路,企图通过营销创新、战略创新或是产品创新的方式找到新的市场突破点。在此过程,有些企业的创新之举虽然方式新颖,在短时间内重新启动了需求,但是这种举措对于客户而言,缺乏真正的价值创新,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很快被市场抛弃。

  数年前,在

国产手机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停滞的情况下,××品牌推出售价高达万元的
钻石
手机,在疯狂的概念炒作及大规模的广告投放的推动下,停滞的市场一时间被炸开一个缺口,终端销售迅速上升,此次行动的领导人更是获得“手机狂人”的称号。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就有媒体披露出消息,号称每一颗钻石彰显尊贵地位的××3388手机上的76颗小钻每颗仅值2.1元,同时,大量购买该手机的消费者投诉,手机菜单反应迟钝,通话质量差。为了挽救负面报道的影响,××品牌对这种双屏幕宝石手机的市场零售价连续几次大幅度调低,先由3180元降至2980元,再由2980元降至2480元,一个月内下降700元,接着又降至1500多元,业界一片哗然。但是,钻石手机的虚幻概念破灭之后,消费者对此手机已经失去了兴趣,降价并不能刺激起新需求,这种认为是给“乡长老婆用的”的钻手手机就很快被市场彻底抛弃。

  赋予手机新的定位,让手机突破现有手机营销困境,这是开发此款钻石手机的最初目的。但是,从价值创新的角度上,钻石手机的重点放在哗众取宠的廉价钻石之上,而对手机应有的基本通讯质量、使用方便性却无从保证。这种舍本逐末的创新方式违背了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从价值创新的角度看,企业的创新之举是否切实可行,可以经过以下四个步骤的检验:

  一、买方效用———商业创意是否包含了杰出的买方效用?

  二、价格是否能让买方轻松偿付?

  三、企业是否能达到成本目标以便在战略价格基础上获利?

  四、企业在价值创新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接受上的障碍?是否从一开始就着手解决它们?

  从这四个步骤分析,钻石手机的失败就在于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杰出的买方效用,对手机舍本逐末的价值重建很快就证明是错误的。从价值延伸的角度上,手机不可能如手表一样,装饰功能高于实用功能,缀满钻石的名贵手表可以提升佩戴者身份与品味,而同样缀满钻石但使用质量极差的手机却不可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尽管钻石手机原先锁定的目标客户群是收入丰厚的社会精英,事实上证明,最终购买者却多数是爱好炫耀的中学生,这种反差式的讽刺冥冥中注定了钻石手机走不了多远的结局。

  成功的商业创意应该是真正能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或延续产品的使用属性、或创造新的产品使用价值,而不是炫目一时却无法为消费者带来实际效用的所谓创新。

  同样,另外一些商业创新失败之处也是违背了以上原则的某一项,如某品牌的铱星计划的失败就是由于其运营成本高昂,导致消费者使用成本太高而失败。小林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