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的孩子为何成了“高考倒移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09:22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黄胜利

  “国家为了防止高考移民,而我的孩子却成了‘高考倒移民’,这是对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剥夺。”屈根存语气急促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屈根存自从女儿高考落榜后,就决定将华南师范大学及国家教育部起诉至法院;然
而,事情过去近半年,法院至今仍未决定是否受理他的诉讼请求。

  “没有户口,让我女儿在考场三进三出”

  1993年,我从山西来大连办厂,1997年,把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接到大连。2004年底,我在大连买了套房子,2005年2月份把购房手续办好,打算4月份前办理落户手续。

  我的女儿屈英(化名),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在大连上学,初中毕业后,根据孩子的爱好,她上了沈阳音乐学院大连附中,学习民族乐器(阮)。

  2005年2月17日,女儿屈英报考了华南师范大学,当时女儿就读的学校称其持学生证和学校证明,就可参加考试,但2月18日参加考试时,华南师大大连考点的负责人称没有准考证,不能参加考试。

  此后,考点一位姓陈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只要下午2点前拿到专业准考证,就可进行考试。第一次没能参加考试后,我立即在一个方姓领导的帮助下办理了准考证。当时,我居住地所在派出所出具证明,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招生办给办了专业准考证,我向他们写了保证,如果文化考试前,我们户口办不好,专业成绩作废,责任由我们自负。

  中午,女儿来到考场,姓陈的负责人让孩子赶紧做好准备,不想,这个负责人请示姓宋的领导后,姓宋的领导却又以没有户口和身份证为由不让孩子进考场。

  根据《关于辽宁省2005年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第一章第2条规定:在报名时,考生领取由各市招考办统一制作的《2005年艺术类考生专业准考证》,考生凭此证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文件中并未规定,专业考生进考场要带身份证和户口。在报名时,华南师大陈姓负责人也亲口告诉我,只要有学生证和学校证明就可进考场。

  第二次参考遭拒后,我通过电话向华南师范大学两位校长说明了情况。晚上6点多钟,考场的一个人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带上孩子到考场来,我以为要给我们举行专场补考。

  当我们7点赶到约定的地点后,宋姓负责人再次看了孩子的专业准考证,并交其他人仔细验查,当其他人员证明专业准考证真实无疑后,他又看了孩子的各项获奖证书和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他说:“这边考试已经结束,你还是让孩子到我们在河南或广东的考点去考试吧。”就这样,在一天时间里,孩子在考场三进三出。

  本来,在4月底前我们的户口办好后,孩子就可在大连参加文化考试,但为了到广州参加专业考试,为了身份证,我们只能停办户口,回山西省万荣县办身份证,再办专业准考证,随后再到广州参加专业考试。前后浪费时间20多天,这就错过了到其他学校参加专业考试的机会。

  由于女儿一直在大连上学,突然回老家,导致课程不同、学制差异、环境变化,加之精神受到了极大伤害,路途和转学又耽误了不少时间,回家复习只有40来天,所以成绩也就难以理想。最终因此而落榜。

  我已将女儿高考所遇不公待遇及华南师范大学和考场负责人侵犯考生权利的违法行为,在2005年9月下旬起诉到侵权所在地——大连市沙河口区法院,经《半岛晨报》报道后,我的电话每天几乎被打爆,打来这些电话的都是跟我相类似的在大连的流动人口,他们有的说是要捐钱支援我,也有的说要联名支持我。随后经报纸和电视台多次报道、

人大代表的多次催办,但至今仍然没有立案。

  记者致电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办公人员称,报考华南师大,应持有身份证和准考证。

  华南师大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宋英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屈英的专业课入围,成绩也不错,但文化课没有通过,因她的户口在山西,文化课分数就按山西的录取

分数线。对于三次拒绝屈英参加考试,宋英称,屈英没有任何有效证件,责任在她身上。由于学生证和学校证明不能证明屈英的身份,需要身份证证明考生的身份,而等到屈英办理好身份证拿到专业准考证时,在大连的考试已经结束。

  华南师大黄丽雅副校长也表示,该生不符合手续,不具备报名资格,显然不能参加报考和考试。

  屈根存的委托律师、辽宁新世纪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屈的女儿不属于高考移民的范畴,因为教育部、公安部所划定的高考移民,规定了特定范围和特定情形,而屈英不属于这些范围;当地教育主管单位已经颁发了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得剥夺考生应有的权利。

  对于华南师大怀疑其考生身份,应该与颁发准考证单位联系,不应自己下定论。即使出现了身份无法确定,应该是采取考完之后,再进行审核身份,如果不符合,可以不予录取。

  魏平称这次诉讼主要起诉华南师大侵犯了公民的民事权利,公民平等参加考试的权利。魏表示,在提起民事诉讼的同时,屈根存的女儿还可直接申请国家教育部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责令华南师范大学纠正其侵权行为。如教育部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法定职责,还可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对教育部提起行政诉讼。

  流动人口子女参加高考之难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在升学问题上,国家有关规定对流动人口子女报名参加高考带来了一定困难。

  根据现行高考制度的规定,高考报名与学生户籍挂钩。为制止“高考移民”现象,教育部、公安部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加强高考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各省也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对于一些流动人口子女的高考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浙江大学副教授吴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户籍而不能在求学地参加高考的问题,仅是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接受教育权是基本的人权,只有人大才有权力制定相关法律。

  高考对于流动人口户籍的限制,吴表示这是在观念上没能跟上法治社会的变化,原来限制流动人口,是处于良好的愿望,现在还加强限制,这是不符合转型期社会发展需要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赖德胜也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多年来国家形成了一个高考机制,具体操作程序非常麻烦,流动人口的学籍是流动的,这就导致各省招生指标难以配备。但管理问题不能成为不作为的理由,管理是可以规范完善的。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则表示,在于教育资源供求不平等和户籍制度的存在,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也没剥离。

  谈到对于流动人口子女高考的解决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麻建国建议,国家应完善有关政策,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在借读地报名参加高考。对通过流入地中考、被正式录取为本地普通高中学生,且连续学习满三年者,允许在流入地报名参加高考,享受与当地考生同等待遇。而教育部在按省下达招生计划时,应根据各省普通高中借读生数同比增加计划名额。

  吴华认为,对于部属、中央政府投资比较多的院校,借鉴美国等国家经验,应由全国统一招生,高校自己命题,统一录取考生,如果主要是地方财政支持,可以对当地生源倾斜。

  赖德胜也提出,教育部属的学校,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全国统招,按成绩来招生,另一部分照顾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

  史柏年表示,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在流入地上高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当地借考。而教学方面,也可以有这样专门为流动人口子女开设的学校,开设跟户籍地一样的科目,高考在当地借考,录取按原籍地区分数录取。考卷也可寄回原籍,量大的话可以在考试当地集体组织判卷。

  史还称,但这只能是治标的措施,而根本的是,教育资源供求不平等和户籍制度的解决,尤其是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要剥离开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