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评论:一企多制让企业带着镣铐跳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1:12 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个在国内非常流行的故事。两个大学生一同毕业走进同一家国企,由于被分配的部门性质不同,一个进了正式部门,一个进了企业自办的第三产业,从此二人的命运大为不同,收入,待遇和提拔升迁等境遇都截然相反。

  在国内的很多企业中,职工因身份问题分三六九等,同工却不能享有同等权利的现象屡见不鲜。只是,人们都认为一企多制的原因是法制不健全、企业不依照劳动法行事。如
此判断没有错,但显然还没有击中问题要害。

  要弄清楚企业员工不同身份的原由,首先要弄清楚企业为何一企多制。

  说起来,一企多制是改革的产物。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基本采取行政化管理,人员多少由上级定,人员工资多少同样是上级定,企业之间效益差异完全反映不到员工的收入上。1984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企业不吃国家大锅饭、职工不吃企业大锅饭,很多企业探寻发展新路都是在制度上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企业办三产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那时企业最头疼的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为了分流人员、增加收入,企业纷纷办起了三产。形式有大集体和个人承包。因当时的企业改革是从产业系统的末梢开始,企业改革了而管理部门依然如故,实际运行起来出现很多不协调现象,即便已经放权的企业也仍然受制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控制,在管理上基本无法脱开主管部门的干预。如:用工人数,工资总额,上缴利润以及各种管理费用等等。

  有人也把三产称为体制外机构,这样的企业从表象看既没有违背当时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又在搞活上有所创新。这是中国企业改革所经历的带着镣铐跳舞的重要阶段。

  遗憾的是,如今企业改革的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法》颁布已久,但一企多制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以上两个员工的不同境遇在很多企业都存在。造成企业在用人用工上的多元状态,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企业管理行政化,也就是一些企业的自主权并没有真正落实。目前,企业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企业自主权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如果这样一些有关企业增效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非要用一些旧有陈规束缚企业的手脚,甚至逼他们不得不搞歪门邪道,企业改革将如何深化?


 肖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