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晋商已远,来者可追-1:解构《乔家大院》,水煮乔氏商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0:12 燕赵都市报

  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乔家大院》已经“闭幕”,可很多乔致庸迷们还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在乔致庸身上所体现出的晋商风骨之中。

  辉煌五百年的明清两代晋商不仅创造了巨大财富,而且形成了一套至今仍为人们称道的企业制度和经商的伦理价值体系。而《乔家大院》也通过演绎乔致庸的经商之道,真实反映了晋商的精明之处、精到之心。

  也许乔致庸们没有想到,自己当年一手缔造的乔家大院,不仅让走进来的游人感觉处处皆商道,而且还在创造利润……

  信、义、利,信字当先,重商誉而舍小利

  □经典剧情:

  当乔致庸发现包头复字号油坊的伙计在胡麻油中掺假售之后,他立刻命手下在各处贴出“公告”,凡是买到掺假油的客户都可以来退油,全额退款。掺假的胡麻油以绝低的价格卖给人们当灯油,并惩治了掺假的人。

  乔致庸在向大家道歉时曾表示,乔家的祖训讲的是“信义利”,将信排在第一位,而将利放在最后,就是表示,乔家宁肯失了银子,也不能不讲诚信,坑害客户。

  当他从包头回祁县时,送给刚刚上任的复字号大掌柜马荀一块匾,上面写的就是“诚信”二字。

  乔致庸敢冒生死,去武夷山贩茶归来,命人将一斤的茶砖做成一斤一两,回来之后,不仅得到客商的欢迎,笼络了买家,也让那些“挑剔找茬”的相与无话可说。

  ……

  ■历史闪回:

  “胡麻油事件”在乔家的经营史上有过真实经历。复盛油坊要往山西运一大批胡麻油销售,经手的伙计在油中掺了假,想以次充好谋厚利,结果被掌柜发现,回来训斥:你想把复盛油坊的招牌砸了?财路断了?你想把伙计们的饭碗砸了不成?……并命令立刻另外换装。此事使复盛公损失不小,但却维护了商誉,事情传出去后,自然近悦远来。

  不仅如此,乔家复字号在包头经营粮油米面,一直以货真价实著称,而在过年时,他们却要弄一次“假”:他们的白面分为几等,面对不同的消费层次,有钱的吃上等面,穷人则吃普通白面。而到了每年过节时,为了照顾穷人,他们就把上等白面掺进普通白面里,按普通白面价格售给穷人!

  而且,他们的米面不仅质量高,且分量十二分的足。远在咸丰末年,掌柜们就立账把卖米面的斗秤放大,比市上加一———这与缺斤短两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商道提示:

  乔家的这些举措虽然在短时期内看是损失了些银子,但却赢得了信誉,扩大了商机,是典型的维护诚信的举动,从长远看则会招来更多的客户赚更多的银子。那么,那些损失也只是一笔“广告”费用而已,由此招来的生意肯定会加倍“补偿”这点损失。

  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用人才

  □经典剧情:

  乔致庸在平息了包头复字号的“高粱霸盘”风波之后,整饬内部管理,对于不合格的掌柜进行相应的处罚。而他在包头期间也发现了“跑街”的伙计马荀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打破常例,把马荀直接从伙计“提拔”成大掌柜。事实证明,马荀最终不负所期,把复字号“发扬光大”。

  当乔致庸被“圈禁”在家,不能实现“汇通天下”的宏愿之时,突然听说同样有着汇通天下梦想、从其他票号辞号回家的潘为严,马上就“用计”将其请到家中,任用其为大德兴票号的大掌柜,全权负责票号的事务发展。

  ■历史闪回:

  在乔家的商业史上有几位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掌柜经理:复盛公大掌柜马公甫、复盛西粮店掌柜马荀,大德恒票号总经理阎维藩,大德通票号总经理高钰,而且这几位掌柜经理都不是论资排辈当上一把手的,而都是乔家破格任用的。

  ■商道提示:

  任何事情都要靠人去干,靠人去抓。人与事的关系犹如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张,所以要办成事,就必须用对人。正是由于乔家善于用人,所以使乔家的商业得以发展,也正是乔家能够打破常规用人,所以使得乔家的商业得以超常规发展。

  给伙计顶身股,让小取大,超前的人才观

  □经典剧情:

  乔致庸在平息了“高粱霸盘”风波之后,就力排众议,给商号内所有的伙计,每人顶一厘的身股。并随着年限而增加,这样,每年年底,伙计就可以领到几十两到几百两银子的红利。此举大大调动了伙计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稳定了队伍,笼络了人才。

  在乔致庸的“带动”下,山西其他商号也纷纷开始给伙计顶身股。

  ■历史闪回:

  这种十分有利于员工的分红制度,极大的调动了伙计员工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的一切活动不单单是为了商号,也是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从掌柜到伙计无不殚精竭虑,尽心尽力,从而提高了商号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乔家大德通票号,给员工逐渐让利,结果是日益兴隆,几乎是一条越让利越赚钱的规律:1888年,银股二十个,身股九点七个,赢利总额约为二万五千两白银。此后,身股比例逐渐增加,经营状况也日益良好,到1908年时,银股二十股不变,身股却增加到约二十四股,而赢利竟达到七十四万两白银!二十年间身股为原来的一点四倍,赢利增长幅度为原来的二十八倍还多。

  ■商道提示:

  身股制巧妙地转化了工作的目的,本来是为东家工作,而现在却变成了为自己工作,这种动力不仅把人的最大潜能调动起来,而且还能留住人才,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黎叔的这句话,乔致庸在十九世纪就悟到了。

  用人不疑,甩手掌柜放权收利

  □经典剧情:

  当乔致庸欲聘任潘为严为票号大掌柜,实现自己汇通天下的梦想时,不料潘却拒绝了乔致庸,理由就是,这些年来,乔致庸走南闯北,实际是既是东家又是真正的大掌柜,而潘为严觉得自己也是满腔热情一身傲骨,不可能完全听凭东家的指挥而毫无自主权,所以不愿意到乔家来。

  而乔致庸思考之后,当即表示,从此全权放手将票号经营交由潘为严掌管,自己再不过问,只等四年一个账期时听大掌柜的汇报。

  ■历史闪回:

  乔家十分注重用人,而且选人十分严格,觉得其确实德才兼备,方委以重任,而一旦选准了人,便对其大放手大放权,给其绝对的经营自主权,这种办法使掌柜的在一个账期内能从容调度人财物,毫无拘束地发挥其才能。

  ■商道提示:

  这个例子让我们认识到“信”字与“放”字,信,是一种精神力量,许多事情信则成不信则败。而放,是许多事情的起点,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放开缰绳,马儿才能跑得更快,放开手脚,事情才能办得更好。

  严格号规,以规矩成方圆

  □经典剧情:

  在包头复字号,乔致庸继承了过去号规里的部分条款,并修改了号规,增加了不少新内容,利用严格的号规管理约束各地的经营与员工的管理。

  ■历史闪回:

  号规越严,“漏洞”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乔家的商号十分重视号规,并严格执行。比如号规规定了许多“不准”:不准接眷出外,不准在外娶小纳妾,不准宿娼,不准赌博,不准在外自行开商店,不准蓄私放贷,不准用号款借与亲友等等,违者轻则处分,重则开除出号。

  ■商道提示:

  君子之道,一张一弛。乔家对掌柜和伙计们有宽和的态度,而在经营之中,却有着极严格的约束,体现的是一个严字。宽能释放出能量,而严则使众多的能量协调统一起来,这一宽一严之间才使商号得以发展壮大。

  “汇通天下”赈济灾民,社会责任不敢忘

  □经典剧情

  一场百年未遇的旱灾席卷北方,晋陕两省饿殍遍地。乔致庸让家人在村口支起大锅,广开粥场,并要求给灾民的粥“插上筷子不能倒,毛巾打开不能散”。

  “汇通天下”是乔致庸一生最大的愿望,他想将票号设遍全国,方便天下客商,解决商人大宗运现的苦恼。而且当小客户拿着200两银子来到他的大德兴茶票庄要汇往一个尚未设分号的偏远乡下时,乔致庸依然为其“热情服务”。而且他为“汇通天下”之梦遭到朝廷圈禁依然痴心不改。

  当慈禧太后逃到山西时,没有盘缠,向乔家借30万两银子时,曾备受慈禧折磨的乔致庸还是愿意拿出钱来,并说,这是给咱们自个人,如果大清国没了,我们还怎么做生意。

  ■历史闪回:

  光绪二十五年,北方大旱,连绵数省,赤地千里,乔致庸一方面告诫家人紧缩开支,一方面开仓济粮给乔家堡村的人按人口配发粮食,给外来的饥民,支起大锅舍粥。

  乔家对佣人也是仁字当先,大人病了买不起药给几两银子看病;父母亡了,买不起棺材,又给几十两银子让料理丧事……

  ■商道提示:

  商家需要活跃的交易市场,也就更需要能保证市场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乔致庸将基本价值取向与日常商业实践相整合,履行了一个商人济世为民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行商者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为发展自身与发展社会的双赢作出努力。

  虽然《乔家大院》让我们尽揽乔致庸的经营之道,但只要留心体会,这其中也多少影射出晋商式微的因由。

  大掌柜大权独揽之忧

  乔家聘任大掌柜之后,只保留自己的利权,其他的人财物和经营管理全权交给大掌柜负责。而大掌柜则一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再做二次分配,各号实行的是大掌柜集权体制。

  □经典剧情:

  乔家包头复字号顾大掌柜撺掇乔致庸的大哥乔致广与达盛昌邱家做高粱霸盘,结果几乎葬送了乔家的产业,而且顾大掌柜一人大权独揽,在包头安排亲人在店内任职,喝花酒捧戏子并贪污银两……

  ■商道提示:

  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体制虽然有其先进性的一面,类似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能够有效地发挥大掌柜个人能力。然而,某种程度上,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也是一把双刃剑:精英加独裁必有大功,而昏庸加独裁,必有大恶。在当时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单一的道德约束是不健全的。

  而且事实证明,在晋商票号由盛转衰之际,由于大掌柜的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固守已取得的成绩,白白错过了四次重组山西票号,失去了向现代银行更进一步的机会。

  汇通天下失于风险控制

  □经典剧情:

  “我要是能够通过票号在天下建立一张无形的大网,让所有的商人都能够拿着一张小小的银票四处做生意,那我的生意该有多大?!”乔致庸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成千上万个商人悠然自得从口袋里掏出银票汇兑现银的画面。

  ■商道提示:

  产业经营到极致,开票号成为晋商的有意识行为。但在当时情况下,晋商只有把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汇通天下的抱负。然而,晋商后期出现的过分倚重金融、内部管理失控等现象让山西票号越走越远。

  事实上,精明的晋商早就觉察到了金融运行的高风险,并设计了一种预提“护本”的办法,即在账期分红时,不能只顾分红,不管未来有无风险,需从红利中预提一定数额的可能发生倒账的损失,建立风险基金,专款存储,一旦发生损失,以此作为补偿。但现在企业有董事会、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等各种机构尚且很难把控各种经营风险,晋商仅根据一定比例提取护本,而且这个比例也基本很难考虑到变幻莫测的市场外部环境因素,并不能从根本上规避风险。

  而且,当时山西票号的资金容量庞大,但链条过长、流通量有限,且管理体系不完善。这种局限的经营方式导致晋商在发生挤兑风潮时不能相互拆借和帮衬,处于孤立无援境地,加速了衰亡。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建议,应以晋商为鉴,负债率不能太高,库存要少,战线收窄,为自身偿还能力的提升留有足够回旋余地。

  触碰“国之利器”引火烧身

  □经典剧情:

  当听说乔致庸要涉足票号业务,并想替朝廷汇兑官银,孙茂才当即反对:此乃国之利器,我等普通商人碰不得,否则必有大祸。

  而当西太后听说乔家为朝廷汇兑官银后,下令将乔致庸关进天牢,并下令票号不得涉足官银解兑,而最终令其交足800万两白银的“赎身费”才重见天日。

  ■商道提示:

  虽然山西票号的极盛发展,是由于替官府经营各省解缴的中央款项,而且将庚子赔款连本带息约10亿两白银交由山西票号经营。但最终票号的失利也与之密不可分。

  如志成信票号,庚子事变后,曾将资本运往南省放贷,但辛亥革命中运往南省资金大多散失。而清廷提银刻不容缓,无法周转,被迫倒闭。

  而与朝廷“过从甚密”,也使他们被视为“可啖之物”,各种摊派、捐输纷纷找上门来,不堪重负。

  商官职责不明,疲于奔波

  □经典剧情:

  太平军在江南起义,导致南北茶路中断。乔致庸凭个人之力通过太平军领地,疏通茶路,却差点被视为勾结太平军而处死;

  陕、晋、豫遭遇天灾,乔倾其所有开放粥棚,救助十余万灾民,但是却引来朝廷要求其出资资助官军平叛。

  ■商道提示:

  从官商分工角度看,无论是疏通茶路还是资助灾民都是政府的职责,乔致庸救民于水火的信念固然值得钦佩,但过多参与政府行为不利商家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的缺失也导致商人不堪重负,无法做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王荣娟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