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看掌纹就能推断糖尿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03:02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本报讯 不看病历,只是看看掌纹,就能立即推断出有遗传糖尿病,在日前举行的“南京中科”糖尿病健康讲座上,一名自称“中科院”聘用的专家向记者推荐服用“中科唐安”糖尿病胶囊,半个月能让血糖降下来,但不能停用其他降糖药。讲座上,不少老年人购买了890元/一大盒的“中科唐安”糖尿病保健胶囊。

  专家指出,如今厂商常用义诊、健康讲座的形式变相向患者推销药品或保健品,要警惕这些义诊讲座,更别迷信权威。

  【暗访】

  健康讲座卖保健品

  在糖尿病健康讲座上,记者声称经常胸闷、口渴、四肢乏力、失眠、血糖较高,专家却不问记者的病史和血糖值,就翻开记者的手掌,称记者患有“遗传糖尿病”,记者随口附和说,父亲有糖尿病。而实际上,春节期间记者父子同时体检,并无发现血糖偏高。

  这位专家自称是中科院聘来的专家,这段时间都在

福建推广这个产品,她的女儿吃了半个月,血糖就降了下来,因为“中科唐安”能修复人体的胰岛细胞。并称当天可送6粒试服,但记者病情比较重,最好服用1个月才能见效果(5小盒,约445元)。她让记者同时服用“二甲双胍”(一种正规的降糖西药),效果更好。

  一位购买了一个月疗程保健品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专家也让他不要停用原来服用的降糖西药。

  在记者采访的1个小时内,约有五六位患者掏钱购买了专家推荐的降糖保健品,有的一买就是2个月的疗程,需要花费890元。

  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一位主任委员告诉记者,通过掌纹是看不出是否有糖尿病的,更无法判断是否遗传,这位专家的诊断太荒谬。让患者同时服用降糖西药和“中科唐安”保健品,就算降糖了,也不一定是保健品的功效。

  【部门】

  借讲座名义

  从事商业活动违规

  在健康讲座上推销保健品,这样的行为是否违规?福州市卫生局医政处有关负责人认为,健康讲座上不得从事商业活动。“专家”为记者诊断,写处方,还为其他患者量血压、测血糖,已经涉及诊断,可以说是变相的义诊活动。而义诊需要到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同时不从事商业活动,不误导、欺骗公众。没有备案的义诊活动可以按照非法行医处理。

  【调查】

  “义诊”“讲座”

  专盯老人

  省工商局商标广告管理处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许多保健品都是借讲座、义诊之名,行推销保健品之实。因为保健品不得宣传疗效,因此保健品很难通过夸大宣传做广告来促销,而“义诊”“讲座”能避开工商部门的监管,还节省了大笔广告费。

  我省一位三甲医院糖尿病专家告诉记者,因为目前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还没有特效药,不少老年患者普遍有“死马当活马医”、急切想找到特效药的心理,再加上厂家打着权威机构的旗号,请来专家,再让几个患者现身说法,老年人特别容易相信。

  这位专家说,保健食品只具有保健功能,根本不能代替药品治疗疾病,患者要辨别清楚,不然花了冤枉钱却延误了治疗。

  □提醒

  三招“诱”人买药

  “专家讲座”“咨询义诊”抓住老人们渴望尽快恢复健康的急切心理,以及对专家名医、名医院的信任,夸大宣传保健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治疗作用,骗取老人的钱财。

  招数一:

  假称“免费”“权威”

  在“讲座”“义诊”举办前,举办方总会通过散发大量宣传单等宣传方式进行造势,而内容重点是“免费”“权威”。

  招数二:

  雇请托儿现身说法

  在活动过程中,举办方请来的“专家”会把药品、保健品的功能和疗效说得

天花乱坠,并请“托儿”充当患者现身说法,虚假宣传。

  招数三:

  夸大病情多开疗程

  在“专家”给病人看病时,想方设法把病情说重,并表示只有长期治疗才能见效,然后开出几个疗程的药品,诱导患者多买。当患者服用一两个月后发现没有效果时,他们早就杳无音讯。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