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守望人艺的鲜鱼口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前两天在深圳,一个下着小雨的清晨,坐在酒店的咖啡厅里埋头吃早餐,忽然觉得其他人仿佛在盯着我,很诧异地抬头一看,竟然发现濮存昕就坐在对面,同样在埋头吃早餐,很简单,几片蔬菜和一杯番茄汁。于是知道了别人不是在看我,是在看他。于是小聊了几句,虽然他很随和,但又露出几分疲惫,甚至是忧郁。

  回到北京上网看新闻,才发现了濮存昕原来真的是有些疲惫,更有些忧郁。谈到人
艺现状时,濮存昕竟然用“一锅粥”来形容,他还表示自己作为北京人艺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院长,3年来却“一事无成”。濮存昕的这番“自曝家丑”,使早已预料到的人艺危机更加表面化,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以濮存昕在人艺的两代渊源,怎么可能如此灰心丧志呢。

  打小生活在北京,有些北京的“宝贝”是会记住一辈子的。人艺当之无愧地算上一个。这么多年,许多朋友问我什么最能代表北京的时候,除了那些吃的喝的,我还会骄傲地告诉人家:“我们北京有人艺”。从四五岁开始,父母就开始带我去首都剧场了,那是北京人艺的大本营。那时候人艺还没有拆了围墙,到开演的时候门口满是人,那时候的人是真喜欢人艺的戏,记得一次在门口,父亲把一张富余出来的票送给了一个等退票的中年人,那个人一个劲儿地给我们鞠躬,显然不是什么票贩子之流,而真的是因为一票难求。虽然过去了好多年,我依然记得那个人拿到票时的高兴表情,也记得我特佩服父亲是送票给了那个好戏之人,而不是卖票给他,当然,我更记得那出戏的名字:《狗儿爷涅□》和那个“狗儿爷”———林连昆。

  说实在的,我觉得人艺的戏到了濮存昕他们这一辈,已经差得太远。这20多年我一直在看人艺的戏,留在我印象当中的依旧是《茶馆》、《雷雨》、《骆驼祥子》等精品,《天下第一楼》应该是人艺最后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而那之前的诸如《狗儿爷涅□》、《红白喜事》等也是一批很有分量的力作,还有就是于是之、朱琳、林连昆、胡宗温、任宝贤、朱旭、谭宗尧等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所塑造出来的经典形象。而最近10年来,人艺真的没有涌现出什么特别优秀的剧目,也没有培养出什么有分量的艺术家。记得有一次带几个朋友去看《风月无边》,看完之后朋友就说:“人艺也不过如此啊”,我当然是哑口无言,此时的人艺,与鼎盛时期的差距真的是遥远得不见“边”了啊。

  在我看来,人艺是最能代表“京味”文化的一块瑰宝,熟悉人艺的人是不会认可人艺“守旧”的说法的,当年的人艺,也是演出了许多诸如《绝对信号》这样的国外话剧作品,而且大获成

  功的,而现在的人艺虽然推掉了围墙,又有什么创新的东西呢?那么,是什么拖住了人艺的步伐?这真是一个过分复杂的问题,甚至连如濮存昕这样的“人艺世家”也似乎对人艺失去了信心,人艺的前景就真的令人忧虑了。一个剧院,赖以存在的基础一是剧目,二是演员。我可以一口气说出来20位令我尊敬的人艺艺术家的名字和10部以上的人艺经典剧目,但那却都是10年之前甚至更早的事情了,而那些包括我上文提到的优秀人艺艺术家们,许多都已经不在人间了。那么,人艺的存在是否只剩下了象征意义呢?

  由人艺想到了“鲜鱼口儿”。“鲜鱼口儿”是个北京的地名儿,那里有一家北京最地道的炒肝儿店,叫“天兴居”。位于大栅栏附近的鲜鱼口儿附近还有几家著名的戏园子,据说早年间

京剧盛极一时的时候,梅兰芳等艺术家经常光顾那家炒肝店。这些话是听我爷爷说的,小时候他经常带我去鲜鱼口儿,那里还有一家老字号的澡堂子。去年我还带朋友去吃天兴居的炒肝,店面的陈设和炒肝的味道还是一如小时候,朋友赞不绝口,我心里也是很美:现而今的北京,这样的去处快绝迹了。结果一年不到,鲜鱼口儿果然变成了废墟,据说“天兴居”也搬迁了。不知道以后鲜鱼口儿要修建成什么样子,反正那份充满历史感的京味儿,应该是恢复不了了。这不免令人感到可惜,可是这种事情多了,反而麻木了,北京的“味儿”,也许只是一种传说了。

  人艺这块北京的“宝”,在某些人的眼睛里也许算不上什么“宝”。人艺不是鲜鱼口儿,不能一拆了之。人艺是活的,是需要热爱人艺的人去继承和发展的。显得破败的鲜鱼口儿也许被认为是有损“新北京”的光辉形象,所以毫不留情地推倒重来,所以凝聚在“鲜鱼口儿”里的文化啊、精神啊、味道啊,一概灰飞烟灭,就算以后鲜鱼口儿重新盖起来了,充其量也是“仿古一条街”罢了。可人艺怎么办呢?小时候看人艺的戏,经常会在节目单上看见有A角B角之分,记得那时候韩善续就经常做林连昆的B角,可见当时的人艺是多么注重传承。而现在的人艺呢,没有立得住的戏不说,光是每出戏的男主角都是濮存昕,就可以看出来人才的割裂和断层是多么严重了。

  濮存昕对人艺的爱应该比我这个人艺迷深得多,他却说:“人艺的现状实际上是一锅粥,濮存昕你跳到这粥里去搅和,就会被这锅粥淹死。你想把这锅粥的汤倒了,重新煮,根本就不可能。”这话让爱着人艺的我感到心痛。作为一个有历史积淀的地方,北京不能只有崭新的高楼大厦,也同样需要代表着北京文化的鲜鱼口儿;北京不能只有在“大蛋”里上演的歌剧,也同样需要首都剧场里代表北京文化的人艺。在已经变成废墟的鲜鱼口儿守望人艺,但愿北京人艺,别再同样变成一片废墟。(17H3)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