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缩量反弹14点调整态势未改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08:3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昨日大盘微幅低开于1245.30点,随后指数攀到1252点位置,全天多数时间在1250点上下运行,尾市再次上涨,全天收盘于接近最高点的1259.67点,上涨14.02点。但成交量却创出了新低。沪市单边成交不足70亿元,两市总成交109.9亿元,创出本轮行情以来的量能新低。“成交量太小了,后市还是玄得很!”昨日在中信建投某营业部,投资者王先生感叹
到。

  中石化引领超跌反弹

  “昨日的下跌只是上周超跌之后的反弹,后市调整态势难以改变!”招商证券肖建军认为。上周大盘四阴一阳,大跌47.65点,大跌之后技术上有一个反弹要求来调整。

  指标股中石化昨日再现护盘效应,涨幅达到3.55%,宝钢股份、招商银行均出现底部反弹,带动股指反弹,指标股再次成为拉升股指的动力。

  反弹正是“春收”时

  “量能萎缩提示投资者要谨慎后市。”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了市场的犹豫心态严重,在上周大跌之后,很多投资者对大盘上涨缺乏信心,投资者新开户数量也呈逐渐减少趋势。”

  “这次反弹最高可能探到1280点的位置,但后市调整至少还有3个月。”国泰君安一分析师认为。他建议投资者:“要抓住反弹机会,反弹中别忘了‘春收’。虽然近期大盘一直调整,但考虑到前期的大涨,去年的‘冬播’到现在该‘春收’了,相信应该是硕果累累。尚未完成‘春收’的投资者不值得再为增加5%-10%的盈利而刀口舔血,应以平常心在反弹中果断地抢补‘春收’,落袋为安,耐心等待下一波行情。”实习记者李龙俊

  钢铁股充当反弹主力并购机会绝非昙花一现

  昨日大盘震荡上扬,在指标股的带领下,上证指数最终涨14.02点,收于1259.67点。在成交量未有效跟上的情况下,大盘昨日的上涨,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钢铁股。

  钢铁股昨日异军突起,G太钢涨5.75%、G华菱涨5.63%、

长城股份涨4.39%、G杭钢涨3.16%,G
鞍钢
、G武钢涨幅都在1%以上,整个板块涨幅达1.42%。在市场疲软时,钢铁股的集体发力,对大盘而言无疑是一股浑厚的动力。要知道,钢铁股可不缺大家伙,G武钢、G宝钢等都是重量级的“选手”,这些大盘股一动,市场一定会抖一抖。

  行业整合带来想象空间

  实际上,钢铁股在昨日集体上涨主要受消息刺激。G八一昨日公告,3月11日,宝钢集团和八一钢铁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最终目标是八一钢铁整体进入宝钢。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钢铁业横跨东西部的一次重大整合举动,同时又是在鞍本、新唐钢、武钢、柳钢等一系列钢铁业重大整合举措陆续浮出水面之后的又一次突破之举。

  钢铁行业的整合,带来了想象空间。八一钢铁与宝钢的框架协议透露,双方的最终目标是八一钢铁整体进入宝钢。而这样的整合又将带给市场怎样的机会呢?在此前已有中石化、中石油对旗下子公司的私有化、华源系的重组都给相关个股带来了飙升的走势,由此昨日钢铁股放量上涨就不足为奇了。

  中外整合力量推动钢铁股

  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是当今时代的旋律,钢铁行业的整合也不例外。宝钢对八一钢铁的整合绝非最后一家,整个行业的整合格局还将继续深入下去。去年下半年,因产能过剩而导致钢价大幅下滑之后,结构调整再次成为钢铁业公认的“光明前景”,并在国家最新颁布的钢铁产业政策中明确下来。去年7月,在发改委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鼓励钢铁行业展开整合,计划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较大幅度减少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目前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集团的钢产量已占全国钢铁总量比例50%以上,而到了2020年将达到70%。

  在国内钢铁企业间相互并购的同时,外资也表现出急于分一杯羹的强烈欲望。就在近期外资加快了抢占钢铁企业的步伐:世界钢铁巨头——米塔尔受让华菱36.67%的股权,欧洲阿塞洛公司收购莱钢38.4%的股权也已尘埃落定。据传,包钢、昆钢等中型钢厂,也已进入外资并购的视线。

  在中外整合力量的推动下,钢铁股的表现绝不会仅是一、两天,请你继续关注本报,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从行业整合的时机、动力、市场环境、国际经验、整合对象对钢铁行业整合的机会做出分析,希望能助你在并购大时代中淘到“真金”。

  本报记者孙强刘

泰山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