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际糖价狂飙的背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11:26 经济参考报

  食糖价格春节前后向上狂飙,吸引世人眼球。最近12周内,国际食糖价格已经上涨超过77%,并拉动国内糖价上涨50%以上。

  尽管近期糖价有所回落,但郑州商品交易所期糖价格徘徊在5300元/吨左右,仍然高高在上。

  为何国家储备局年前向国内市场上抛售近20万吨储备库存糖后,糖价照涨不误呢?

  一般认为,国内期货糖价是在受国际市场大幅走高的刺激下,从而大幅上升的,并推动现货糖价上升,厂商都在关注国际糖价变化,其原因是我国很大一部分原糖需要进口来弥补市场不足,进口糖成本增加是国内糖价上升的主因之一。

  国际食糖价格大幅上涨,表面上的原因是因纽约商品交易所原糖价格经过近20年的熊市下跌后,通过商品基金的逐步买入推动,才脱离了原来的历史低位到连续狂涨的,而上升的真正原因在于:

  首先,全球经济继续向好。根据今年2月16日世界银行和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新修正预测报告,两大权威机构一致看好2006年的世界经济的增长前景。

  从中国、美国及全球经济来看,2006年的经济增长仍然是1996年以来较高的一年,中国GDP2006年预计增长9.1%以上,美国GDP2006年预计增长3.4%,全球2006年GDP将增长3.8%。中国作为全球加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拉动商品价格总体上升。

  纵观全球大多数商品价格(包括白糖)上升的实质,并非是商品供求失衡(因为这一失衡期已经过渡完毕)造成的,通货膨胀,则大多是因上游商品的成本推动使然。

  其次,全球原糖库存减少。最近美国农业部在2005-2006年度二月份第3次预测报告中再次调整了2005-2006制糖年度全球的产供销预测数字,认为2005-2006制糖年度全球的食糖产量同比将增长2.7%,达到1.442亿吨的水平;但全球的食糖消费需求量同比将增加170万吨,达到1.428亿吨,这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00万吨;全球的食糖库存量将减少360万吨,降至3150万吨的水平。

  同时,最近国际糖业组织(ISO)也预测2005-2006制糖年度全球食糖市场仍将出现供给缺口,2006--2007年度全球的食糖消费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从2005-2006制糖年度的1.476亿吨上升到1.507亿吨。

  美国近期又风传将通过国会立法,取消国内采购配额,从国际糖市场采购30万吨原糖的消息,这不啻于给新年疯狂上涨的糖价火上浇油。因我国基本上没有自产糖库存,每年缺口达146万吨以上,故理论上的库存也是通过国际采购未加工的原糖(需再次精炼)来补充食用糖库存储备。

  第三,欧盟即将取消糖种植业的补贴和限制出口。最近,由于受

澳大利亚、泰国、巴西等国的关于WTO条款下,对欧盟糖种植业的巨额补贴反申诉成功,WTO责令欧盟从今年5月22日起限制食糖出口,并分5年实施减产50%,欧盟对糖的种植业主共补贴65亿欧元。由此欧盟将每年度糖的出口量从700万吨下调为每年度出口量130万吨。

  国际糖价暴涨损害中国利益。因为2003年以前,我国食糖年产量在600万-900万吨之间波动,年消费量基本稳定在800万吨左右。近年来我国食糖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产量和产值在农产品中仅次于粮食、油料和棉花,居第四位。我国也是世界食糖大国,产销量位于巴西、印度之后,居世界第三位(扣除欧盟作为一个整体)。

  据海关统计和预测,2005年2月---2006年2月13日止,广东口岸进口原糖---未加工初级糖116.73万吨,价值3.9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8.14%和89.27%。进口均价每吨329.17美元,增长32.08%。2005--2006年我国全年度将进口糖(食糖加原糖)超过133万吨,进口成本将大幅增加,如按目前的国际原糖463美元/吨价格计算,每年将多花外汇2.86亿美元。进口成本大幅增加,转嫁下游消费者,食糖销价上调成了必然。

  基于上述三大原因,国际糖价狂飙的实质就不难解读了。从食糖的循环上升周期来看,一旦上升突破开始后,其目标价格高度,可能还将继续延伸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笔者倾向认为,相对中期而言,随着国际消费旺季的结束、糖的压榨季节高峰的到来,加之国家批准近期抛售100万吨国储糖的压力,国际糖价与国内糖价仍不排除联袂震荡调整的可能。


 天马期货研究中心:刘荣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